编者按
“讲述荣宝斋的非遗故事”将以“专题”成果展示和其他学术研究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专题”分为“我经手的荣宝斋木版水印”和“我在荣宝斋装裱修复”。围绕荣宝斋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木版水印技艺”和“装裱修复技艺”,开展技艺分享、成果展示和学术讲堂等全方位学术活动,有组织地展示生产流程和展览现场,向全社会展示荣宝斋非遗技艺保护发展的成果。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画管画、刻管刻、印管印的”,哪怕一生专攻其中一项,技师仍需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才能与其他环节通力合作,以复现原作的笔墨形神。“讲述荣宝斋的非遗故事”第2期专题“我经手的荣宝斋木版水印”以一位木版水印技艺师傅和他(她)制作的水印作品为主题,介绍从原作的赏析到勾描、刻版、印刷等各个工艺流程,通过分享技艺、总结经验,形成内外部交流学习和经验共享的平台机制,推动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向更高水平迈进。本文为《吴冠中<春柳>印制心得与赏析》,作者是木版水印中心文壮。
▲吴冠中
吴冠中先生的作品一直以来深受国内外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素有“书画家之家”之称的荣宝斋与吴冠中先生关系颇深。2006年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先生书题“步韵”并施以彩墨,以示祝贺。荣宝斋为吴先生印制了一大批木版水印精品,尤其是2006年印制的吴冠中《所见所思入画图》册页,于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印刷复制奖”。
1994年,荣宝斋木版水印工作组专程前往吴先生家中取作品,先生说:“你们荣宝斋卖我的画卖得太快了,我给了你们三张画,没几天就卖完了,以后我就在木版水印上多支持你们一下就行了。”之后,先生为木版水印提供了多张稿件,他还亲自到木版水印车间指导制作,并鼓励我们说:“比我想象得要好!” 《春柳》就是这批稿件中的一件作品,创作于1995年,这个时期正是吴先生从具象的自然景观走向抽象的心灵景观的艺术转换期。
时光如梭,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去年10月,当《春柳》的印制任务交到我手上时,我感慨万千,先生一生苦行,但他的画作表现得是如此明艳、如此活泼,如同先生的精神写照。《春柳》木版水印制作耗时半年之久,在700小时、数千次砑印后,我渐渐体会到这些遒劲有力、气脉连贯的柳条背后既是根植于现实生活中的风景,又是抽象后点线面的构成,我仿佛读懂了些许先生关于“风筝不断线”的道理。
▲吴冠中《春柳》
《春柳》,纵68厘米,横137厘米,共168套版,版块分为五类:柳条、柳叶、深浅墨点、深浅绿点、深浅红黄点。印制顺序打破了以往“由浅入深、由淡及浓”的逐色套印顺序,而是按照先深后浅、先柳条后柳叶、先墨后绿、红黄次之的顺序进行。最开始柳条的印制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原作画面中茎枝纵横伸展,线纹沉浮如游龙,野趣感人,先生极其重视形式韵味的表现,诸如线与线、点与点之间的节奏关系,使画面中有一种和谐的律动。如何完美地复现柳条的生命力,并在印刷中不显得生涩,还要体现枝条的“似断非断”笔墨韵味,这是印刷的难点所在。但是停留在感官的认知还远远不够,落实到手头的功夫,这需要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我一丝不苟地量出每块柳条版自上而下的长度是两尺左右,柳条少则两三根,多则五六根,每根柳条之间距离尺寸的准确性是这版的关键,上下左右距离测量要精确到“毫米”。柳条的质感“飘”“柔”“拂”“折”在表现手法上以墨的“焦”“重”“淡”体现,柳条每根深浅不同,上实下虚、上焦下淡、上湿下枯,笔缓势连,柔中带刚,印制中既要兼顾安版的准确性和墨色的富于变化,还要体现出笔势的连贯不断,所以印制时要特别注意拉大深浅的变化,突出远近前后的关系,枯润虚实转化要连贯,柳根要“实而润”显得有力度,柳梢要“虚而枯”,颜色要“浅而不断”,就是绘画中所说的“笔断气连”“意到笔不到”,这样才有“柳条百尺拂银塘”的意境。印制的宣纸要把握干湿适度,提前把纸压透,枯笔才不易洇。刷、掸、砑时,要轻刷、虚掸、快砑。轻刷能使颜色浮在细细的线条上;虚掸能保证颜色从上到下由深变浅的连贯性;快砑能让颜色均匀地吸附在宣纸上,并能让枯笔干净利落地呈现出来。通过细致观察柳条(线条)的曲直浓淡的变化,才能在印制中抓到画面中最具表情和活力的构成因素。
《春柳》中大量彩色的“点”和黑色的“线”构成了整幅画面,这是先生“风筝不断线”中抽象艺术探索的提炼。《春柳》意在“春”,画家用绿色和红色表现“桃花春水绿,春风柳上归”的意境。我理解为绿色寓意春的到来,红色和黄色是点缀其中含苞待放的春花,各色的点是画面生动韵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选用了和原作同料、色彩明亮的水粉色:翠绿、深绿、玫瑰红、柠檬黄。在配制绿色时要注意:在大面积色调一致的绿色中找到色彩的细微变化。大面积不同大小的绿点交辉闪烁使画面空间呈现出看似杂乱的状态,但同时通过疏与密的排列产生了空间的层次感,因此在印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原作色彩深浅节奏的变化。刷浅色、掸深色,最后在纸上把个别“点”着重表现出来,增加画面的节奏变化。
▲室内效果图
吴冠中先生一直强调“风筝不断线”,就是艺术创作不能远离现实生活,在抽象艺术探索的过程中,经造化与心源、物象与心象的融合,再由他那颗纯真之心的提炼与升华,成为永恒的艺术之美。我们在印制先生的木版水印作品时不仅要用眼观察,还要用心思考,思考艺术家的艺术主张和表现手法,分析画面构图、景物的关系、笔触的用意以及颜色变化之间的关系。要在心中默印无数遍,预判版块叠加之后的效果和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印制过程中,把眼中所看、心中所想,体现在刷、掸、砑中,感觉就在毫厘之间,技术因素常常十分微妙,这些细微的差别需要在工作中慢慢摸索,慢慢积累,技术的积累是技艺传承的根基。看着这一沓沓即将在我手中印制完工的《春柳》,我似乎能觉察到我心中的“春柳”正在逐渐绽放。
▲本文作者文壮
吴冠中木版水印作品欣赏
▲吴冠中《双燕》66×134cm
▲吴冠中《荷花》43×43cm
▲吴冠中《冬日》36×45cm
▲吴冠中《鹦鹉》44×44cm
▲吴冠中《哥本哈根》43×45cm
▲吴冠中《海棠 》42×45cm
▲吴冠中《江南小景》46×27cm
▲吴冠中《故乡》68×137cm
▲吴冠中《鹅》33×46cm
▲吴冠中《燕子归来》42×42cm
销售热线:
荣宝斋木版水印工艺坊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西街19-4号
电话:010-63030885
木版水印工艺坊客服:
往期文章
内容来源 | 荣宝斋非遗技艺研究院
编辑|李晓婉 审核|刘蓓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更多信息
文章转发自荣宝斋,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