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是公元10至13世纪时在我国云南大理地区建立的一个地方小国,始于公元937年,终于1253年,前后有22代国王。大理国从国王到民众都崇尚佛教,国王中曾有11位国王禅位出家,而一般民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分老壮,手不释佛珠。因此有“佛国" 和“妙香国”的美誉。当时流行的佛教主要有显教和密教,而密教尤为盛行。密教源于我国中原和西藏地区,经过与云南地方文化的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当地文化色彩的佛教派别—阿叱力教,俗称“滇密”或“白密”。
(大理崇圣寺三塔)
随着佛教的传播和的昌盛,大理国佛教造像艺术也开始流行起来。大理国佛像艺术立足于大理本土的民族文化观念和审美意趣,同时不断吸收中原汉地、西藏和南亚不同地区的艺术因素,最终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造型风格和艺术形式,在我国佛像艺术也占有一席重要位置,其中就发展出别具一格的观音形象——阿嵯耶观音。
阿嵯耶真身观音大理国梵像卷(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诏图传(局部)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藏
阿嵯耶观音,是梵汉合译的名称译,意为“圣观音”,其中阿嵯耶是印度梵语,意为“圣”。根据《阿嵯耶观音:标准像与王室意志的标举》一文载,在《南绍图传》中“梵僧”所化现的白衣老人确实熔鼓铸造了一个真实独特的观音造像样式:阿嵯耶观音。这个堪称云南佛教造像标志的形象贯穿了南语后期和大理国,成为考察云南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标本。据其文章考证,约公元897年,随着南诏王权的“征集圣象运动”的展开,中兴皇帝舜化贞专门为阿嵯耶观音下敕令“誓欲加供养图像”,“莫隐知闻,速宜进奉”,阿嵯耶观音才真正出现在南诏地区,并在南诏境内流行起来。正因由皇室敕令所造,据美国学者Chapin博士研究可知,目前所见之阿嵯耶观音塑像虽在材质、细节上有一些细微的区别之外,但在尺寸及样式上均能保持高度一致,均出自公元12世纪的南诏国。
大理国 铜鎏金阿嵯耶观音立像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出土
1978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在维修大理崇圣寺三塔时,于千寻塔清理出土各类菩萨像76尊,其中观音像58尊。在观音像中有2件金质立像和一件木雕像的造型与HelenB.Chapin博士于1944年著文介绍的现存美国的云南观音像造型相同。这类观音像也与《南语图传》中的阿耶观音像、张胜温《梵像卷》中的真身观世音像造型风格一致,是阿嵯耶观音。而本次华艺国际2022年广州秋拍“风华——宫廷器物及历代造像”专场也将重点推出尊来自大理国的阿措耶观音菩萨立像,金水保存近乎完整,更为难得。
11\12世纪铜鎏金阿嵯耶观音
H:45.3cm
RMB:3,000,000—4,5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观之本尊铜鎏金阿嵯耶观音,脸形方圆,眼睛微闭,鼻子直平,嘴唇厚实;体态修长,宽肩细腰,身扁平、挺立秀美,背部平坦而无琢饰;头戴高大的发馨冠,上饰化佛,两侧头发梳成辫子对称地垂落在两肩;戴联珠纹项链,项链下方有一宽扁半圆形花纹装饰带,双臂佩戴三角形瑰珞花纹臂钢,右手腕上有一串念珠,右手举于胸前大拇指抢食指,似作说法印;左手手心向上,略曲置于臀前。两腿上刻画均匀分布的U字形衣纹,衣纹浅细,流畅优美,表现出曹衣出水的美妙效果。腰部束有宝带,腰带正面露出装饰性极强的十字花结;同时在腰部又有一条装饰性极强的丝带,丝带在下腹垂成一个U字形, 两端则在腰侧打结后分别顺两腿齐垂而下。与《南诏图传》中所描绘之形态基本保持一致,是一尊典型的12世纪大理南诏皇室敕造的铜鎏金阿嵯耶观音标准立像。
(2022广州华艺秋拍拍品)
大理国 铜鎏金阿嵯耶观音立像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大理国造像采用我国中原传统的失蜡铸造技法,但造像的合金成分与中原地区明显不同,含有锡、锌、铅、银、铁、镍、砷等多种金属成分,其中“砷”的成分最为特殊,因为它特别稀有,只有云南的矿物中含有这种金属成分。因此,这一工艺特点已经成为鉴别大理造像产地与真伪的科学依据。此像的材质与皮壳反映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品相完好,全身坠饰及法器等均刻画细腻准确,且造像正背面均塑造得一丝不苟,可见当年塑像工匠的虔诚用心。造像题材难得,艺术手法与工艺特点反映出大理国造像的典型风貌,其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不言而喻。我们可以通过这弥足珍贵的精彩造像,去怀想昔日妙香佛国的异彩奇光。
参阅:
1.纽约佳士得2011年3月24日,Lot 1294,大理国 十二世纪 铜鎏金阿嵯耶观音,高45.4cm,成交价RMB26,296,425
2.北京匡时2016年十周年秋季拍卖会,lot.3165十二世纪 云南大理国铜鎏金阿嵯耶观音立像,成交价RMB 17,250,000
3.香港苏富比2022年何鸿卿爵士珍藏十一至十二世纪大理国鎏金铜阿嵯耶观世音菩萨半跏像,高41.9cm,估价:15,000,000 至 20,000,000 港币
除此尊年份极佳的阿嵯耶观音外,本次广州秋拍还有众多精彩的中原佛教造像,如体量巨大的木雕韦陀造像及狮吼观音,工艺和保存状态一流,借这些风格迥异却又极具代表性的金铜及木雕造像,与众位藏家共赏佛学与艺术结合所呈现的美与真。
明宫廷木胎金漆韦陀
H:133cm
RMB: 2,200,000—3,2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韦驮(梵文Skanda),本为婆罗门天神,神格尊阶地位极高,后被佛教吸收,原是南印度婆罗门战神,最早进入大乘佛教殿堂时,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居四大天王三十二神将首位,后来转变成四大天王部属。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唐代高僧道宣大师言曾梦见此神祗,自称:“弟子韦将军,诸天之子,主领鬼神,如来欲入涅盘,敕弟子护持赡部(即南赡部洲,佛经中世界四大洲之一,中国在此洲)遗法”。自道宣记述韦驮护法神迹,“诸天之子”韦驮护法作为中国青年武将的形象基本固定下来,其手持金刚杵,常被安置于佛寺中央天王殿后,守护大雄宝殿内主尊释迦牟尼佛。也经常侍立于观音身旁,充当观音菩萨的护卫。
本尊韦驮体态魁梧,头戴凤盔,身着铠甲,足蹬战靴,护肩交领处蝴蝶结绑带与胸前的帛带、绳结及腰下中国结细腻精巧,自然柔软,迎风飞扬之姿态足以以假乱真。身着武将铠甲,纵然其开相如赤子般天真无邪,仍不失作为第一护法的威武气概,俨然一位颜值与实力在线的守护神形象。
与服饰相对,其面相则尽显宽和,五官小巧,双颊圆润饱满,眉眼弯垂,眯起的眼眸、上扬的嘴角似挂着满心喜悦,天庭饱满,眼鼻端正,双耳垂轮,粉面无须,双目微微下敛,目光深邃而慈悲。面部刻画精彩到位,将这位其悲悯祥和表现地淋漓尽致,与其对视顷刻,便能驱赶内心所有的阴霾。
此尊造像明代皇家作品,采取明代黄成《髹饰录》中说的“罩金髹”工艺技法制作,在底胎生漆地上粘贴金箔后,再罩加透明漆,赤金两色相互变化,刻划细腻入微,尤其面部特征的塑造十分传神,整体具有宫廷木雕造像的工艺特征。造像身躯孔武有力,武将装束,而韦陀面部却慈眉善目,平和内省。这一特点也正体现了韦陀既是护法神将,又是佛陀本性的特征,正所谓“韦陀天将菩提身,慈悲安护伽蓝门。金刚宝杵镇秽孽,誓安佛法禅缘深”。本件韦驮木雕的外表穿着虽是武将形像,面相特征却带有慈眉善目、温雅微笑、智勇双全的善相守护神祇形象,具备明代宫廷御用监制作暨髹金色漆工艺特征,允称明代宫廷造像中的木雕翘楚名品。
明木雕彩绘狮吼观音
备注:
1.原欧洲著名收藏家旧藏;
2.伦敦佳士得2008年11月4日第0050号。
3.北京翰海2010年秋季拍卖会
4.五觉斋旧藏
展览:
1.首都博物馆《佛韵——造像艺术集粹展》,2013年;
2.浙江省博物馆《虔生出净世——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造像选萃展》,2017年。
出版:
1.一西平措编《佛韵-造像艺术集粹》,文物出版社
2.浙江省博物馆编《虔生出净世: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造像精萃》,文物出版社
H:135cm
RMB:2,200,000-3,2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元明时期是汉传佛教造像转型的重要时代,此时期菩萨像脱离隋代挺腹之拙朴厚重和唐代三屈之婀娜多姿,呈现端庄大方、闲然自适的人间装束,简淡中见慈悲,亲切中见清逸,增加世俗化的审美意趣,是佛教思想结合艺术表现的杰出典范。如本尊狮吼观音般秀美典雅,雕刻线条圆润,神情尊贵含蓄,整体保存状况良好,造形结构严谨,法相庄严慈祥,气韵生动隽永,实乃此期佛教木雕造像难得之精品。
此尊观音菩萨端坐于狮子背上,左手结说法印高举于胸前,右手置于右膝上,姿态优雅。头戴五叶宝冠,花叶高耸如塔状,排列紧凑,前叶正中端坐一化佛(阿弥陀佛)。观音面颊丰满,面形方正,额部宽平,眉如弯月,慈眉善目,现慈悲祥和之女相,颇具宋代造像之遗风。身着双领式通肩大衣,腰系高束腰长裙,皆是汉地造像典型装束。胸前细密繁缛的璎珞,宝带状项圈,项圈下缀多个U字形连珠式璎珞,显示出精湛的雕刻技法。衣褶轻盈流动,富有韵律感,双肩披帔帛,帔帛绕过小臂垂于台座两侧;下身着长裙,衣纹写实自然,流畅优美,典型汉地造像注重衣饰刻划的传统,具有中原地区明显审美特征。
坐骑雄狮双目圆睁,造型生动,与闲情逸致的观音菩萨融为一体,一威一慈,一动一静,对比强烈。造像全身皆饰彩绘,部分彩绘脱落,但不失其精美。体型高大,雕刻工艺精湛,保存如此完好,十分难得。此类大型木雕观音以宋代为多,至元明时期,大型的木雕观音较少。宋元时期的汉传造像,尤其是菩萨像,常用网状的璎珞饰于造像胸前,同时又喜用流苏缀于其下。如出土于北京地区的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就是一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观音上身穿袈裟,下身着长裙,胸前及衣裙上饰繁复的连珠式璎珞,花饰与璎珞与本品都非常相近,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风格审美。此像保存完好,身量高大,品相极佳,殊胜难得,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
明铜鎏金观音
H:39.5cm
RMB:350,000—55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明早期铜漆金释迦牟尼
H:42cm
RMB:700,000—9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明铜漆金地藏王菩萨
H:42.5cm
RMB:600,000—8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明铜彩绘自在观音
H:36.5cm
RMB:700,000—1,0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明早期铜释迦牟尼
H:32.5cm
RMB:200,000—3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明永宣铜坐姿菩萨
H:27.5cm
RMB:220,000—32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明铜漆金坐姿关公
H:27.5cm
RMB:300,000—4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明铜漆金弥勒佛
H:45cm
RMB: 500,000-6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明铜漆金佛头
H:21cm
RMB: 200,000-3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明嘉靖铜鎏金卧佛
底款:嘉靖十四年任思贤造
L:35cm
RMB: 150,000-25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明铜善财童子
H:25cm
RMB: 50,000-8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清康熙夹纻金漆菩萨一对
H:88cm
RMB:450,000—6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清早期京造木胎漆金准提佛母
H:39.5cm
RMB:250,000—35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清早期京造檀香木漆金自在观音
H:21cm
RMB:300,000—4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13/14世纪木胎彩绘水月观音
H:37cm
RMB:220,000—35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广州精品展:9月14-9月16日(10:00-17:00)
展览地址:华艺国际艺术中心(广州市越秀区东湖路125号)
敬请拨打专线预约看展:
020-87306600 / 87306559
// 预展现场
推荐阅读
亮点集结 精彩剧透 |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拍即将开启
9-08
9-09
9-10
9-11
从石渠重宝到梅景风雅,原来文人书房可以如此夺目 |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拍
9-12
滑动查看华艺国际联系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电子图录
文章转发自华艺国际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