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御用瓷器的烧造,经历了承继、发展、鼎盛、衰落、复兴再逐渐再逐渐衰落几个发展阶段。清初,朝廷无暇顾及瓷器生产,景德镇御窑厂采取了“有命则供、无命则止”的承造方式。至于康熙,景德镇制瓷业逐步得到重视,实行了“官搭民烧”的政策,并开始委派督陶官统领景德镇窑务。到雍正、乾隆两朝,景德镇制瓷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达到鼎盛,这一时期制瓷技艺娴熟精湛,不仅产量大、质量高,而且釉色品种空前丰富,其胎釉精良细腻,绘画工艺考究,造型极尽其巧。而从嘉庆朝开始,御窑厂制瓷逐渐衰落。道光时期,由于皇帝个人爱好,宫廷御用瓷器烧造的品种、数量较嘉庆均有上升。而咸丰朝以后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瓷器烧造业又呈现衰落之势,并一度停滞。直至同治大婚时期,由于朝廷拨款才得以维系,其后光绪时期又获得再次勃兴。
(故宫陶瓷馆局部.)
其中故宫赵聪月研究员在其《承续烧造》一文中,对目前所存留的清宫档案进行梳理,总结出清代宫廷御用瓷器的四种承造方式,包括了:奉旨传办、奉文传办、年节供瓷、大运烧造。
此次广州华艺国际秋季拍卖会物外、风华两大专场收录有一批清代宫廷御用瓷器,其中除有部分按年例烧造的大运瓷器之外,又不乏有奉旨传办以及年节特供的御瓷精品。类型丰富,包含青花、彩瓷、单色釉等众多门类,值得各位藏家朋友们重点关注!
奉旨传办
Lot 1695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
「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来源:
1.香港佳士得1991年10月1日,Lot958
2.香港佳士得2004年4月5日,Lot46
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青花瓷器》,陈润民主编,p208,图125,2007年
H:46.8cm
RMB:1,500,000—2,0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此件乾隆官窑抱月瓶,胎质白皙细腻,釉面匀凈滋润。青花发色纯正稳定,纹饰多仿明代永乐宣德官窑纹样,有晕散,且有仿铁锈斑的小苔点。纹饰繁密,画工有工笔画风格,及乾隆后期,图案化倾向非常明显。这件抱月瓶,亦称螭耳扁瓶。唇口,短颈,溜肩,置双螭耳,扁圆腹,椭圆形圈足,造型优雅庄重。用青花装饰器身,外足墙和口沿,饰海水波涛,颈部和胫部分别为蕉叶和莲瓣。扁圆腹为中心画面,通景绘缠枝莲纹,笔触细致,布局疏朗,为乾隆官窑仿永宣青花的经典力作。
1718
清乾隆茶叶末釉弦纹铺首衔环耳大尊
「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备注:
1.原山中商会经理长谷先生(HisazoNagatani)旧藏
长谷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起,任山中商会经理,1994年,长谷先生逝世。据记载,本件作品于1967年5月3日,出自长谷先生旧藏。
展览:
1981年5月-1995年1月 ,明尼阿波利斯,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借展
H:52cm
RMB:1,600,000—2,6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本品造型源自汉代铜器,乾隆时期《西清古鉴》卷二十录有“周兽环壶七”图样,其造型、壶身弦纹、铺首形制与本件作品类同,可资参阅。结合本件作品造型、工艺、烧造品质尤其款识特征考虑,结合相关史料、档案记载,可确定拍品当属督窑官唐英于乾隆三年奉旨以宫内相关器物为样本,精心督造而成。本件作品为乾隆御窑单色釉精品大器,仅见于乾隆早期烧造,故存世品颇为罕见。类比一例纹饰、大小相同一件仇炎之旧藏,售于香港苏富比2009年10月8日,编号1627。另有一例大小尺寸相若作品,售于香港苏富比1995年秋拍,编号306。另可比对一例纹饰器型相同、尺寸异同的清雍正朝茶叶末釉弦纹辅首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收录于《故宫清瓷图录》,图例编号152。
1721
清乾隆霁蓝釉胆瓶
「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备注:
1.伦敦苏富比1977年3月29日,lot.284
2.香港苏富比1982年11月8日,lot.270
3.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著录:《不独帝宫藏》,钱伟鹏主编,上海,2020年 页100
展览:《不独帝宫藏》,北京晓瓷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扬州文物商店、上海伟鹏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上海中心,2020年8月
H:45.8cm
RMB:800,000-9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本品造型秀雅挺拔,曲线舒展美妙,施以霁青一色,宝光内蕴,尽显静穆素雅,口沿留白一周,规整清晰,为“灯草口”。底施白釉,圈足圆润,胎骨坚致细白,青花楷款端庄秀美,笔力遒劲,为后世难以企及。翻阅公私典藏,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茄皮紫胆式瓶(《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页182,图165),与拍品款式一致,釉色略有不同,可资比较。另收藏家鲍尔旧藏有清雍正霁蓝釉胆瓶一件(《鲍尔藏瓷》,1972年,图327),与拍品近似,可资比较。
1632
清乾隆粉青釉印花罐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备注:
1.美国私人旧藏,得自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由家族传承;
2.纽约佳士得,2012年9月,lot1457
参阅:《庄绍绥收藏中国瓷器》(The Alan Chuang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朱汤生编,2009年,第179页,图69
H:7.5cm
RMB: 500,000-8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本品盈手可握,造型端庄隽秀,纹饰精致流畅,粉青釉温润似玉,彰示乾隆御窑高超的制瓷技艺。小罐唇口,短颈,丰肩,腹下渐收。周身饰粉青釉,温厚而含蓄,呈现出明澈与幽静的意境,凝结着古拙与朴素的品味。罐身饰凸花折枝扁菊纹,纤长枝叶簇拥环绕,强调装饰性,布局致密规整,纹样微微凸出器表,具有浅浮雕的装饰效果,工艺之精湛,令人称绝。圈足内挖式,外底心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为乾隆早期款识。
1705
清雍正粉青釉洋彩化蝶纹菩提叶形笔舔一对
备注:
1.伦敦邦瀚斯春拍lot.94
2. 欧洲私人收藏
参阅:香港苏富比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华Lot0011
L:11.5cm
RMB:300,000—6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笔舔成对,施粉青釉,釉色青绿淡雅,柔和润泽。取形为叶形,叶沿微卷,边缘之处精美滑润,舒缓自如,逸散着一种流动的韵律。叶脉阴刻而成,线条纤细清晰。其中一器叶内两侧分别装饰一只蝴蝶和春蚕,边缘上也装饰一只春蚕,形象生动;另一件叶内分别装饰一只蝴蝶、甲虫和春蚕,写实逼真。两只蝴蝶,一只展翅欲飞;另一只绚丽多姿,翩翩起舞;二者相映成趣。此对笔舔仿菩提叶像生,造形独特,刻划细致传神,诚难得精品,似是在先后于雍正至乾隆二朝,出任养心殿及景德镇御窑厂的督陶官唐英所监督下产烧。
1703
清同治黄地「洪福齐天」纹海棠形花盆一对
备注:伦敦邦瀚斯2012秋
参阅:
1.《官样御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制瓷官样与御窑瓷器》,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
2.瑞士私人旧藏
H:32cm
RMB:200,000—3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此花盆形、画一体,用吉祥动物装饰之,福寿瓞绵。观此花盆,一在形,椭圆式花盆自口沿向下渐收。二在画,外壁以黄彩为地,绘姿态各异的百蝠蹁跹飞舞,以中轴对称装饰,百般姿态,七色交辉。三在底足,极具巧思,延续此类黄地大婚瓷风格,下承蝙蝠形足,以金、红二色勾绘蝙蝠轮廓,内填松石绿彩,气息富贵喜庆。皇家之贵常以之龙凤瑞兽为衬,而本品却独具文人风骨,用蝶之柔雅之姿,辅以明黄之色,黄地凝厚贵气十足,粉彩清新华美娇艳,赫赫皇贵中透露一丝柔情。后盆中置之花草,可谓呼应自然,妙趣横生。至此,本品不仅是皇权的华贵之现,更含有女性那一丝细腻独到的品味,成对再现,传世流芳。
1696
清光绪金品卿作青花岁寒三友图大球型缸
「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品卿画」印章款
备注:厦门文物店旧藏,1984年6月购于江西省文物总店,2001年4月售出
参阅:
1.中国嘉德2014年5月18日,编号3558。
2.《中国晚清浅绛彩瓷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页151,169。
H:29cm
RMB:600,000—9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敛口丰肩,鼓腹,腹下渐收,圈足。底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青花篆书款。整器圆润饱满,气势恢宏,胎体坚实厚重,胎质洁白细腻。通体内外壁皆施白釉,釉质肥厚温润,釉面滋润硬朗。外壁以青花为饰,发色匀净明亮,兼工带写,绘苍松、老梅、水仙、折枝桃花、簧竹五种花卉。青花料分五色,浓浅深淡各具意态,极富笔墨意趣。于苍松枝端绘“品卿画”印章款。
1710
清乾隆青釉暗刻水波纹花口斗笠大碗(配座)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参阅:
1.香港苏富比1989年11月14日,lot.212
2.《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329页
D:26.2cm
RMB:100,000-18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1711
清乾隆粉青釉弦纹折沿碗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备注:玫茵堂旧藏
出版:《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 2,P202,编号0854
D:18cm
RMB:200,000—3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节令传办
1760
清康熙御制珊瑚红地五彩九秋同庆图碗
「康熙御制」四字双行楷书方款
参阅:
1.香港苏富比1980年11月25日,编号143仇焱之收藏专拍第一部《天民楼》藏瓷1987年香港出版,《天民楼藏瓷》,图版89
2.香港苏富比1987年5月19日,编号303赵从衍收藏专拍第二部1989年香港出版,《故宫珍藏康雍乾瓷器图录》,图版87
D:11cm
RMB:300,000—5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珊瑚红地五彩是康熙朝创烧的一种瓷器品种,是特意为宫廷烧制的。此碗落青花文武体四字方款。同类器物中,料款居多,冠以青花款较为特别,为宫廷御制珍品。这碗的纹饰也出现在康熙珐琅彩瓷上,以多样大小,种类各异的花卉共产生交叠,营造百花齐放,热闹缤纷之景。
1701
清嘉庆粉彩江西十景图碗一对
「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
备注:
1.香港藏家旧藏
2.2011年北京拍卖会宫廷艺术专场lot5153
参阅:2011年香港苏富比玫茵堂珍藏中国御瓷,Lot0017成交价11,860,000
D:14.5cm
RMB:350,000—55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嘉庆御窑承前朝之遗绪,所出多为守成循旧之作,少见创新开拓之品。然独见一款取以江南景致为题材的粉彩膳碗,气息婉约清新,为雍正之后绝无仅有之雅器。本品即为其中之二景“南浦飞云”与“徐亭烟柳”,全器布局丰满,绘画精巧,极具装饰效果,浓淡有别,颇为雅致。
内心则绘佛手、松枝、梅花三清图,疏朗清秀,写实生动,予人清秀宁静之感。三清茶以梅花、佛手、松籽三味组成,需用雪水烹煮,尤为独特,深得乾隆帝青睐,始命制器,传于后世。本品取其装饰,可鉴嘉庆皇帝不忘传承之意,亦与外壁所绘景胜完美融合,独见匠心。
1704
清雍正斗彩寿字纹盘一对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
备注: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D:21.5cm
RMB:600,000—9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此式寿字纹盘创烧自雍正御窑,后成官窑定式,后世多有烧造,其纹饰主题明确,当为宫廷寿辰用器。此盘器形规整,釉面光洁,口沿内外饰青花双线弦纹。内底青花双圈弦纹框中心绘团寿纹,其外围绕八个变体寿字,最外饰变形如意云头纹一周,外壁口沿下一周如意圆点纹,腹部绘贯套与藤蔓草叶组合纹饰,上以黄、绿、赭等诸彩填色,风格清新恬淡,画面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填彩精准,为传统雍正官窑佳作。
1763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八仙图大碗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备注:佳士得
D:22cm
RMB:100,000—15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此碗敞口,弧腹,至底内敛,圈足。通体施白釉,碗内外纹饰均以青花绘八仙,釉里红绘滚滚波涛,碗内海水波涛中绘老寿星持杖站立,瑞鹿偎依身旁,其间祥云缭绕,一派祥瑞之气;碗外壁绘足踩神灵宝物的八仙过海图。画面描绘细腻,蓝、红二色柔和亮丽,对比鲜明。青花及釉里红发色均成熟稳定,实不易得,为当时精品之作。底署“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青花篆书款。此碗胎体细腻,釉色莹白,青花浓淡相间发色沉稳,釉里红鲜艳醉人,无论工艺、技法都堪称上品。
大运制瓷
1717
清康熙黄地绿彩皇八子图碗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D:15.4cm
RMB:200,000—3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黄地绿彩品种出现于明代,为明清官窑瓷器的名贵品类,特别是康熙御窑于此式釉色别为钟情,以多种纹饰与之搭配,如花卉、云纹、龙凤等,其中此式庭院婴戏纹饰最为经典,见有六婴和八婴两种,古玩行业中称之为“黄六子”或“黄八子”,此碗即属“黄八子”婴戏图碗。此类黄地绿彩婴戏纹样碗之制式最早见于明嘉靖时期,虽当时已成熟出众,但从制作工艺上讲,则嘉靖时期逊于清代时期同纹饰的作品,并且雍正时所作远多于康熙,故此件甚是珍罕,相似拍品可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1716
清康熙黄地绿彩团花鸡心碗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备注:
1.纽约苏富比1996年3月26-27日,lot213
2.伦敦佳士得2006年7月11日,lot137
D:13cm
RMB:160,000—26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黄地绿彩,系以氧化铅为助熔剂的低温铁黄釉为地,以铜绿彩绘画图案,并结合釉下暗刻的瓷器品种,自明永乐朝始有烧造,而称为明清两朝宫廷色彩浓厚的官窑瓷器品种。碗内外通体施黄釉,于釉下暗刻纹饰轮廓线内施绿彩涂绘纹饰。碗心饰以折枝花托灵芝纹,外壁口沿下饰卷草纹,腹部饰折枝花托灵芝纹间以杂宝图案,胫部饰仰莲瓣纹,通体色彩鲜艳华贵。底足内以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官窑款。
1692
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蕉叶纹玉堂春瓶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
备注:
1.香港苏富比,1996年11月5日,lot819
2.香港苏富比,2012年4月4日,Lot.3243
H:37.2cm
RMB:1,000,000—1,5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赏瓶初名“玉堂春瓶”,由于其青花彩料与缠枝莲纹,谐音“清廉”,故而经常被用于赏赐下臣,含“谨慎劝诫”,为官清廉之意,又名赏瓶。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档》载,雍正八年(1730年)“十月三十日,海望奉旨将赏用瓷瓶亦画样呈览,交年希尧烧造些来”,档案中之“赏用瓷瓶”即应指赏瓶。赏瓶自雍正朝创烧伊始,即成为清代御窑瓷器之经典品种,一直延续,烧造至宣统朝,并以乾隆一朝最具代表性。
1712
清道光仿哥釉琮式瓶(配座)
「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书款
备注:五台山人旧藏
参阅:《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瓶》,林业强,2007,页172,图版45
H:28cm
RMB:280,000—38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琮式瓶,清代又称“四方八卦瓶”,始于南宋官窑、龙泉窑,宋代盛行仿古之风,这种瓶式系仿玉琮外型并加以变化而成,古朴而雅致。因其形由玉琮变化而来,故称琮式瓶。此式一开,遂为后世历朝所遵循,烧制不断,清代亦将道教意义上的八卦纹饰饰于器身,乾隆朝以后成为官窑的传统器形,底圆体方,暗喻天圆地方之意。此件道光仿哥釉琮式瓶传承旧样,造型古雅规范,釉面润泽细腻,开片自然,实为道光官窑单色釉之上品,极富欣赏与收藏价值。
1694
清同治青花缠枝莲纹赏瓶
「大清同治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备注:香港苏富比1994年5月春拍lot185
H:39.5cm
RMB:300,000—50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此类赏瓶于清代称为「青花起线玉堂春瓶」。民国学者邓之诚在其所著《骨董续记卷二》中曾记载:「得九江关光绪二十六年分大运传办磁器报销清册四种」其中青花起线玉堂春瓶,平均成本为每件二两四分银。同治朝赏瓶传世较为少见,而此器制作精良,颇为难得。
1768
清道光五彩龙凤纹碗
「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D:15cm
RMB:150,000—250,000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
此式五彩龙凤纹碗创烧于明代嘉靖御窑,但烧造数量较少,至清康熙御窑厂复烧,因纹饰喜庆而受到宫廷喜爱,用于饮宴等场合,逐渐开始流行起来,其烧造自康熙延续至光绪朝,未曾断绝,成为清代官窑最为经典的品种之一,颇受藏家所喜爱。
推荐阅读
亮点集结 精彩剧透 |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拍即将开启
9-08
9-09
9-10
9-11
从石渠重宝到梅景风雅,原来文人书房可以如此夺目 | 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拍
9-12
9-13
滑动查看华艺国际联系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电子图录
文章转发自华艺国际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