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这个充满活力且依然年轻的艺术品市场,近些年的稳定增长吸引了大量藏家、画廊机构、拍卖巨头的关注。从一开始的香港、北京、上海,到这两年强势发展的首尔,行业内外对哪座城市将成为新一代“亚洲艺术中心”极具期待。
继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首尔市场后,“苏富比在15年后再度在新加坡举办现场拍卖”一事件让我们又聚焦于曾经的亚洲四小龙——新加坡,因为拍卖行总是那个最先预测风向和培养市场的推手,此举并非冲动之举。
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新加坡在新兴的东南亚艺术市场带动下,顺势强化了其作为东南亚艺术交易中心的地位,同时以惊人速度成长,吸引众多蓝筹艺术机构、博览会、拍卖巨头纷至沓来。
盛事连连
“狮城”进入最具艺术品位的时段
第七届新加坡双年展
新加坡双年展成立于2006年,它在全球范围内展示和反映了新加坡的艺术实践活力,并有效促进其与艺术家、艺术组织和国际艺术界的深入合作和接触。
本届双年展首次用名字代替主题——娜塔莎(Natasha),共展出30件全新制作和特别委托制作的艺术品,为期五个月。此次双年展做了许多新的尝试:首次增加了新加坡摩天观景轮、国际广场和Midfilm House这三个室内场馆,进入到兀兰、裕廊和淡滨尼的区域图书馆,一些离岛上也有作品展示,而且艺术总监团队成员皆为女性:来自韩国的Binna Choi,印度的Nida Ghouse,新加坡的 June Yap 以及约旦的 Ala Younis。
佳士得全球秋季拍卖预展
2022年10月28日,佳士得在新加坡举行媒体发布会,佳士得亚太区总裁庞智锋(Francis Belin)接受媒体采访
张荔英《小船和店屋》油画画布 64.5×81cm估价待询成交价:2,016,000 SGD(新纪录)
苏富比东南亚区董事总经理Jasmine Prasetio表示:苏富比多年来一直致力开拓亚洲区业务,探索市场的各种可能性。藏家云集的新加坡是区内发展蓬勃的艺术中心,这次拍卖反映苏富比对亚洲及东南亚市场的高度重视。
首届新加坡艺博会
优势何在?
新加坡作为旅游热门地,近年却以新兴亚洲艺术枢纽的身份引起国际关注,吸引不少海外艺术家和藏家的注意,这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优越的枢纽位置
所谓中心, 必须是能够引进区域和全球艺术市场资源, 在亚洲甚至全球艺术市场具有沟通和引导作用的地区, 而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品生产和交易区。由于地缘和历史的原因, 新加坡在这方面颇具优势。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南口,作为“东方十字路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和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有2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600多个港口。新加坡樟宜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城市基础设施排名世界第一,不断辐射东南亚、澳新、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使新加坡成为各国艺术品的集散点。
政府的大力支持
自1998年时任总理吴作栋决心将新加坡发展为“世界级城市”后的20多年间,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当地艺术的发展,将艺术发展的规划分为三个阶段,对艺术的资助逐渐深入。
新加坡系统性推动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图源: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
政府坐阵,为新加坡从收藏、学术研究和艺术市场推广等三个方面全面掌握东南亚话语权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支持。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National Arts Council,NAC)在上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NAC与新加坡新闻通讯及艺术部(MICA)以及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合作,发展拍卖行、画廊和专门艺术服务基础,以满足新加坡建设东南亚艺术中心过程中不断增长的艺术市场需求。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参与规划了把建于1936年的吉尔曼军营艺术区活化成著名艺术场地的项目,这家公私合作的机构目前拥有12家本土和国际画廊,还是艺博会S.E.A. Focus fair的组织方,成为新加坡当代艺术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开馆的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东南亚艺术收藏,这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专注于展示和研究东南亚地区现代艺术史的国家级艺术机构,这对梳理东南亚艺术和新加坡本土艺术的“前世今生”起到很大的作用。
优惠的税收政策
位于樟宜机场旁的免税区内,占地约3万平方米的新加坡自由港是亚洲第一个世界级珍贵物品和艺术品收藏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免税仓储地,有7%的免税政策。保险库允许非新加坡居民存放贵重物品,且不对存放物品征税以及无须填写海关表格。佳士得、Natural Le Coultre SA艺术运输公司集团和Helutrans等都是新加坡自由港的重要服务对象。
自由港内部 图源:小红书用户OceanWoo森林
新加坡自由港由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和国家文物局共同开发,除了位于地下的仓库,新加坡自由港在地面还配有24间大小不一的展厅,可供藏品展示,或举办展览。此举无疑提升了新加坡争夺亚洲艺术中心的竞争力。
高净值人士的汇聚
新加坡因其稳定的治安环境、繁荣的商业环境、干净绿色的自然环境,一直以来都是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热门移民目的地。各国银行云集新加坡,银行总数仅次于伦敦、纽约和香港。在投资和金融方面,有强有力的优势。
据9月22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成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主流拍卖行对于市场的精心培育和梳理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加坡建立起国际拍卖行,如:苏富比、克里斯蒂、索斯比进入新加坡美术市场,用拍卖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大众对于新加坡市场的兴趣和新加坡作为世界性艺术品市场基地的发展潜力。
苏富比1985年已在新加坡设立办事处,1996年,在新加坡举行首场每年两次的东南亚艺术拍卖,同年,东南亚艺术正式定为拍卖的一部分,并加入东南亚当代艺术部分,建立起马来西亚、越南及新加坡的藏家群。2013年秋拍,苏富比将夜场的策略从原本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及少部分日韩当代艺术拍卖,加入东南亚艺术部分及中国20世纪艺术部分的拍卖,加强东南亚艺术的表现。再加上今年暌违15年后的专场,表明以新加坡为中心的东南亚藏家增长迅速。
相较于苏富比,佳士得虽然没有成立一个独立的部门进行东南亚艺术的拍卖。但它1993年在新加坡举办了首场拍卖会,2002年,首次把东南亚艺术品拍卖移到香港,并提出整合亚洲当代艺术的构想,率先在夜场中引入东南亚当代艺术作品,且对藏家的喜好进行了分析。
通过几十年的铺陈,这两大全球拍卖市场的领导者已在“狮城”成功争得一席之地,并凭借强大的拍卖实力超越了本土拍卖行。
多元种族、文化碰撞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其艺术市场不仅体现了新加坡的特点,也因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的投资者和收藏家的介入而代表了东南亚的整体面貌。由于新加坡居住的华人比较多,使中国书画、中国西洋绘画在这一地区影响深远。近几年,当代艺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作为英国人、马来西亚人、印度人以及海外华人的集合地,其悠久而复杂的历史为这里的艺术景观提供了丰富的积淀。多元文化的碰撞,不同的身份背景,使得在其生长或生活的艺术家有了更多样的创作尝试。
如今在拍场上大放光芒的张荔英是南洋艺术运动的关键人物,她借鉴中国和法国的现代艺术,凭借创作建立起新加坡的本土风格和身份认同。此外,来自印度尼西亚,或者是曾在印度尼西亚生活并开展其艺术生涯的欧洲艺术家在新加坡拍卖市场的表现也很杰出。
沃尔特·史毕斯《动物寓言》油画画布81×65cm1928年估价待询成交价:4,032,000 SGD 艺术家拍卖第三高价
量变终于迎来质变?
有限的土地、空间和资金将继续给新加坡带来挑战,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是新加坡艺术品市场的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或许,真正的挑战并非来自市场,而是该城市或地区是否具备艺术的进取心、多样性与活力。面对如此激烈的“亚洲艺术中心高地”的争夺和多元的艺术环境,如何将艺术博览会变成“真金白银”的文化平台会是新加坡面临的众多挑战之一。首届新加坡艺博会的战绩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
·
·
往期精选
·
·
文章转发自收藏拍卖杂志,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