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卖行 - 2022年10大拍卖公司排行榜

书中借山真面目-老出版里的齐白石佳作丨中国嘉德2022秋拍

  • 中国嘉德拍卖
  • 2022年11月04日07时



齐白石之画作,以其贴近人民生活的题材,满载美好的寓意,富于视觉冲击力的色彩,雅俗共赏、喜闻乐见,也使齐白石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齐白石笔下的佳作,由公立出版社结集付梓,化身千万,广为流传,无论木版水印,影印画册、新年挂历,都成为艺术爱好者欣赏、临摹之范本。此季中国嘉德于“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多件收录于各个时期齐白石出版画册之佳作,或许正是您以往闲情逸致之时,偶翻画册时的旧相识。重逢于此季秋拍,嘉缘再续,对晤原件,将更能领略白石老人笔下之真趣。



三寿作朋 如冈如陵

Lot 226

齐白石(1864-1957)

三寿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00×33.5cm 约3.0平尺


题识:三寿图。八十四岁白石老人制。

钤印:白石翁

鉴藏印白石第十二孙、齐展仪

展览:“ 齐白石的绘画艺术 Malerei von Qi Baishi”, 柏林佩加蒙博物馆Pergamonmuseum(德国),1988年10月5日至12月31日。

著录:

1 . 《中国木版水印画目录》,82-107A,天津杨柳青画社,1990年版。

2.《齐白石双谱》,第532 页,集古斋有限公司,1999年版。

出版:

1.《齐白石三寿图》,天津杨柳青画社。

2.《齐白石三寿图》,天津杨柳青画社木版水印。

3.《中国木板水印画目录》,图编81-104,国际书店,1962年版。

4.《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封面,南通图书公司(香港)。

5. 天津杨柳青画社藏画1986年年历,2月。

6. 天津杨柳青画社藏画1986年年历(三开),2月。

7.《齐白石的绘画艺术 Malerei von Qi Baishi》,第89页,柏林佩加蒙博物馆Pergamonmuseum(德国),1988年版。

8.《传奇文学选刊(1990年第1期)》, 封底,《传奇文学选刊》杂志社,1990年版。

9.《中国木版水印画》,第17页,天津杨柳青画社。

10. 天津杨柳青画社1992年年历,1月。

11.《目测与尺度——关于齐白石绘画的鉴定方法和依据》,图编18,收藏界杂志社,2011年版。

12.《文化月刊(2011年第11期)》,第84页,《文化月刊》杂志社,2012年版。

13.《中国美术(第18 期)》,第112页,中国美术出版社总社,2013年版。

来源天津杨柳青画社旧藏。



齐白石喜画桃,寿人亦寿己,愈至晚年,求画寿桃者愈多。白石老人画桃,以多以三桃成画,题曰“三寿”。“三寿”典出《诗经·鲁颂·閟宫》:“三寿作朋,如冈如陵。”“三”又与“山”相谐音,“群持山作寿”亦是白石老人作篆喜书之联句。此件《三寿图》中,寿桃以没骨画法呈现,大笔洋红写出,墨色桃叶以水墨相破之法成之。洋红和藤黄与墨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审美的张力,正是齐白石“红花墨叶”的幻化。

此件作品后归天津杨柳青画社收藏。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荣宝斋、天津杨柳青、上海朵云轩,纷纷遴选藏画,制作木版水印,以满足群众对于美术名作欣赏观摩之需求,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制作木版水印,亦成为人们心目中齐白石寿桃作品之典范。此次《三寿图》原作亮相中国嘉德,持此如山之寿,以飨广大藏家。


部分出版物封面

夜深独酌 持螯摇扇

Lot 227

齐白石(1864-1957)

夜深独酌蟹初肥

立轴 设色纸本

乙酉(1945年)作

104×33.5cm 约3.1平尺


题识:夜深独酌蟹初肥。白石老人再三画此独酌图,时乙酉六月之初摇扇。

钤印:齐大、大匠之门

鉴藏印谪仙馆珍藏书画至宝

签条:白石老人夜深独酌图。谪仙馆珍藏。钤印:谪仙、凡

展览:“齐白石遗作展”,北京苏联展览文化馆,1958年1月1日至20日。

著录:

1.《齐白石遗作展览会纪念册》,第333号,中国美术家协会,1957年。

2.《荣宝斋》,第263页,荣宝斋杂志社,2005年05期。

出版:

1.《齐白石作品集·第一册》,第144 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2.《近百年中国书画》,影艺出版社(香港),1961年版。

3.《齐白石》,第100页,华盛顿大学出版社(美国),1973年版。

4.《齐白石画集》,图编84,艺术图书公司(台北),1980年版。

5.《收藏家》,收藏家杂志社,2005年06期。

6.《邢捷谈齐白石》,第82页,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来源“有容室”陈再生、香港著名导演杨凡递藏。


展览目录

展览目录


《夜深独酌蟹初肥》创作于1945年。白石老人以他独特的手法,绘出灯下独酌,酒意正酣的情境。按诗意作画的绘画方式成为中国画里特有的创作门道。由于构思巧妙,意境绝佳,所产生的作品是老人丰富想像力的结晶。1943年起白石翁在大门张贴“停止卖画”告白,闭门不出专心绘事。1945年六月之初摇扇,距离八月签署文件已是胜利在望。内心充满希望的齐白石,以一盘蟹,一壶酒,表达出灯下悟静,知足、甜蜜的独处氛围。壶、杯、盘、烛台都以冼炼的笔墨勾勒,造形拙朴。红烛垂泪,夜已深深 ,螃蟹色中求变,零落在桌台几支蟹脚,错落有致,趣味盎然。构图上下呼应,左右开合,极具节奏感,又静中有动,生动了表现出艺术家所体味到的独斟独饮,秉烛自得的悠然心态。经过长时间的闭关,这一时期的齐白石作品,笔墨和格调都有了新的升华,表现力更强,也更自如简洁,炉火纯青。



此件作品依《齐白石遗作展览会目录》可知,此件《夜深独酌蟹初肥》为陈再生收藏。陈再生,斋号“有容室”,所藏名家书画佳作甚丰,中国嘉德曾经手陈氏旧藏齐白石《篆书“有容室”》、吴昌硕《致三多花卉册》,皆得善价拍出。此次陈氏旧藏亮相秋拍,亦希再续嘉缘。


参考图:齐白石《篆书“有容室”》,中国嘉德2015 春季拍卖会,第115 号拍品,成交价345万


鸡既鸣矣 朝既盈矣

Lot 221

齐白石(1864-1957)

大吉图

镜心 设色纸本

56×43.6cm 约2.2平尺



题识:白石山翁。

钤印:齐大

出版:

1.《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图编53,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

2.《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图编53,南通图书公司(香港),1974年版。

3.《齐白石绘画精品集》,第10 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4.《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图编50,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5.《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图编52,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

6.《齐白石画集·上》,第108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



白石老人画鸡,能画出身体不肥而强健、能飞跑、能跳跃、很灵敏的样子。鸡毛安排得自然,鸡尾几笔交代得清爽,表现得瘦健有神。再看上边面的几笔篱笆,健爽有力,更能烘托出鸡的健壮,如果画上较细笔的篱笆就不协调了。

白石老人为表现肥硕和重量,画鸡腹部时横写一笔浓墨,直连鸡腿,就特别比原鸡的黄灰色加重了鸡的重量。这种画法,过去的画家是没有的,一般现代的画家也是不敢这样表现的。这是老人根据这只活鸡创造出来的。这一横笔须与上部的羽毛似断似连,留出一隙空白,才能表现出羽毛的生动来。此外,鸡冠的雄伟、鸡爪的笨重、鸡眼的英锐,都能表达出来。至于鸡背部分,因为太光,加一笔小毛,破开圆背,更显背毛生动自然,这都是技法高妙的地方。

我特别喜爱白石老人画的大鸡,最初也摹画过二十几张,自觉总不称意、不生动。老人说:“你画鸡,毛病在缺少写生的功夫,我对鸡仔细观察和研究的时间比画鸡的时间多得多,所以才能有神。”这样使我进一步了解到写生基础不打好,临摹多少遍,画也是流于形式,不可能画得“神”似的。

——胡佩衡、胡橐《齐白石画法与欣赏》

出版物封面


草泥乡里 家园土石

Lot 222

齐白石(1864-1957)

蟹行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02×35.5cm 约3.3平尺



题识:借山老人八十五岁时喜家园土石犹存。磨墨一挥。

钤印:齐大

出版:

1.《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图编48,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

2.《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图编48,南通图书公司(香港),1974年版。

3.《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图编45,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4.《中国现代名家画谱·齐白石》,第9 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5.《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图编47,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

6.《齐白石画集·上》,第171 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


老人定居北京以后,每年都要吃蟹,他的学生们也常买蟹送给他,他只要一看,用手一捏,就知道是肥是瘦。老人对蟹的观察从未间断,往往放螃蟹在地上,看它横行,蒸熟了的螃蟹也放在画桌上,仔细琢磨它,所以对画蟹的用笔用墨也更考究了。……

老人研究画蟹壳经过了很长时间,五十多岁时只画一团墨,看不出笔痕来,后来把一团墨改成两笔,六十多岁时改画三笔,不分浓淡,仍没有甲壳的感觉,直到七十岁以后,才画出甲壳的质感来。老人六十多岁画蟹已经定型,八十岁后,笔墨更能精简突出。画蟹先用湿连三笔画出头胸,左右两笔和中间一笔要有浓淡分别,才能把蟹壳画凸起来,由于三笔之间浓淡不同,在壳面上就画出了左右两小坑。画完头胸,然后画钳,再后画腿,最后用浓墨点眼睛。画蟹除眼睛与钳刀外,都用中扁锋,下笔要有力,画出来才有又圆又扁和硬壳的感觉,并且由于墨水到纸上晕开,使人感到蟹身蟹腿上有细毛的意味。画腿最难,要运笔爽快、挺拔,节与节要笔断而意不断,三节要一笔写成。白石弟子于非闇认为,白石老人画蟹腿都是一笔画成,一般画家无此笔力。

——胡佩衡、胡橐《齐白石画法与欣赏》

出版物封面


红菊拂水 鳞光一片

Lot 230

齐白石(1864-1957)

菊花游虾

镜心 设色纸本

93.5×36cm 约3.0平尺



题识:借山老人客京华作。白石老人客京华第,为羽纶同志添字。九十五岁白石。

钤印:白石(二次)

鉴藏印:宝熙斋

上款:“羽纶同志”即陈羽纶(1917-2010),福建福州人。《英语世界》杂志首任主编,教授级资深编审。1943年毕业于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回国至1956年历任五十年代出版社总经理、常务董事、编审,时代出版社、外文出版社编辑;1956年转入商务印书馆工作。1981年创办《英语世界》杂志,担任主编长达18年之久。1987年主持编译《英汉对照百科全书》。

出版:

1.《齐白石绘画精品集》,第94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2.《齐白石全集·第六卷》,第297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3.《齐白石艺术大展集萃》,第154页,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

4.《宝熙斋藏品集》,第23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齐白石生平喜画虾,曾将虾养于笔洗之中,悉心观察。齐白石云及绘虾之变曾有言:“余之画虾已数变,初只略似,一变毕真,再变色深淡,此三变也。”经此三变,终于成就了齐白石笔下最具个人风格的绘画题材,愈至晚年,白石老人笔下的墨虾,愈见提炼概括。这也正是齐白石所追求的“妙在似与不似”的创作理念。墨虾于宣纸之上,虽不饰水纹波浪,仅仅通过造型的表现,亦觉群虾游动之动感,可谓写意画的高妙之处。画毕群虾,又添红菊一枝,画面立现与众不同。菊花于群虾的游向归于统一,此作后相赠翻译家陈羽纶,耄耋之年的白石老人为其题写上款,将画面左上的空白填满,营造出上密下疏的视觉效果。此时白石老人书风已入化境,结字长枪大戟,自由挥洒,人书俱老。书至“客京华”,或云第某年,又转念题写“为羽纶同志添字”,归于平淡天真。


出版物封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部)

客户咨询:(86-10)8592 8288-3

结算服务:(86-10)8592 8288-4

媒体合作:(86-10)8592 8288-5

运输咨询:(86-10)8592 8288-9

网拍咨询:15010006220 / 15910807786转分机9

官方网站:www.cguardian.com

联系邮箱: mail@cguardian.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 852 ) 2815 2269

联系邮箱: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联系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各地区办事处联络



上海

电话:( 86-21 ) 5466 0508

邮箱:shoffice@cguardian.com


———


广州

电话:( 86-20 ) 3808 8589

邮箱:gzoffice@cguardian.com


———


南京

电话:( 86-25 ) 8670 2356

邮箱:njoffice@cguardian.com


———


杭州

电话:( 86-571 ) 8535 9925

邮箱:hzoffice@cguardian.com


———


台湾

电话:( 886 ) 2 2757 6228

邮箱:twoffice@cguardian.com.tw


———


日本

电话:( 81-3 ) 6206 6682

邮箱:jpoffice@cguardian.com


———


美国

电话:( 212 ) 308 8889 / ( 888 ) 799 8830

邮箱:usoffice@cguardian.com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