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匡时2022年秋季拍卖将于12月21-24日在久事衡山大酒店如期举行。本场拍卖会共有“中国书画专场”、“云水禅心——佛教及铜炉艺术精粹”、“瓷器古董珍玩专场”、“器成天下——新中国用瓷暨民国精品”、“美好生活专场”、“怡廉道古——中国历代钱币专场”、“宜时秋月——中国历代纸币专场” 等七个专场,甄选千余件艺术佳品供大家欣赏。
上海匡时2022年秋季拍卖会
预展
12月21日至22日
拍卖
12月23日(周五)
A厅
10:00美好生活专场
12:30中国书画专场
16:30云水禅心—佛教及铜炉艺术精粹
18:30瓷器古董珍玩专场
20:30器成天下—新中国用瓷暨民国精品
B厅
10:00宜时秋月—中国历代纸币专场
12月24日(周六)
B厅
10:00 怡廉道古—中国历代钱币专场
地点
久事衡山大酒店
(原富豪环球东亚酒店)
(上海徐汇区衡山路516号)
现场电话
(86)021 – 34060338
秋季拍卖的各个专场图录已经上传至雅昌艺术网,供大家观看检索,因故未能前往现场的客人,可办理电话竞投,查看文末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办理或索取品相图。
本次拍卖会全部专场可通过网络参与拍卖,敬请点击下方图片,通过小程序参与竞拍。
中国书画专场
中国书画素为收藏的大项,四海之内名作如林,名家大师纷至沓来,本次上海匡时秋拍中国书画专场将推出逾200余件拍品,囊括了张大千、齐白石、吴昌硕、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吴湖帆、溥儒、陆俨少等等诸多名家珍品,今选粹一二,以飨藏家。
Lot 458
齐白石 《紫藤蜜蜂》
纸本镜片
1949年作
177×46cm 约 7.3平尺
款识:松邨六先生之雅。己巳春时同客长安,齐璜白石山翁制。
钤印:白石翁
出版:《齐白石二十世纪美术作品档案》P58,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
齐白石画藤,早年近徐渭,用笔飞动,1925年前后,向吴昌硕浑厚之风靠拢,但他清健的笔路与吴昌硕的重拙不同,经过多番尝试和锤炼,才终于确立了自己生动鲜活、浓淡得宜的藤萝画风。胡佩衡、胡橐父子合写的《齐白石画法与欣赏》中记载,“老人六十岁时认为画藤的功夫很差,特别在章法上最差,所以每天要练习创造不同构图的藤萝小稿。”紫藤是白石老人常画的题材,他笔下的藤萝,大致是南方花叶并盛之藤,虽然他曾到中山公园看过先开花后长叶的北方紫藤,回来画了一幅,但由于没有藤叶掩映而“太费经营”,因此还是回归原貌。此幅便是老人笔下的南方之藤,藤花饱满光润,藤叶相依有致,设色清丽典雅,笔墨温润清新。其间藤蔓缠绕飞舞,以焦墨挥就,起到了稳定画面的作用,与花朵的恬静秀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中可以感受到白石画藤的变法的探索之路。
Lot 428
吴昌硕 《珠光》
纸本立轴
1920年作
140×44cm 约 5.5平尺
款识:珠光。庚申夏,老缶。
钤印:吴俊之印、吴昌石、缶庐
题跋:壬戌(1922年)初春。安东先生于役吾国,酷爱吾乡缶老书画。缶老高年多病,求之匪易,比游武林未归。而安东行期已届,目检旧藏长帧奉贻,以慰结想既壮行色,亦藉此以结文字因缘也。三月二十四日,吴兴蒋汝藻题赠。钤印:蒋汝藻、孟宾
题盒:1、墨戏。癸亥端阳,八十老人吴昌硕题。
2、安东先生清赏,乐地安主人持赠。吴昌硕老缶又题。
出版:《吴昌硕全集绘画卷三》,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年5月。
来源:香港佳士得,2013年春拍,中国书画,Lot1092。
此图作于1922年冬,时年缶老79岁,正是其艺术创作高峰时期。画面右侧画几根遒劲盘绕的藤枝,花叶疏密错落分布其间。吴昌硕深厚的金石、书法功底,使其落笔便自不凡,先以中锋运草篆之法写盘藤,复以淡墨花青点叶,浓墨勾叶脉,藤叶间散落数串淡雅的藤花。满幅笔墨飞动,用笔之收放、行止、方圆、正侧,无不合乎气韵,充分体现了缶老浑厚苍茫的美学观。布局章法亦颇费经营,藤条屈曲盘旋,错落穿插,似断若连,密处愈密,叶不透风,而疏处愈疏,潇洒自如。此图尺幅巨大,挥洒自如,是缶老硕藤本科植物绘画题材中极具代表性的佳作。
Lot 355
陆俨少 《松下抚琴》
绢本立轴
1959年作
131×62 cm 约 7.3 平尺
款识:己亥八月甘为虞写于骫骳楼。
钤印:己酉
出版:《穆如晚晴——纪念陆俨少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专题展特集》P67,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年10月。
展览:“穆如晚晴——纪念陆俨少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专题展”,上海龙美术馆。
陆俨少人“摹古”型人物画留存不多,尺幅如此之大且以绢本为之的作品更是罕有。五十年代末,陆俨少“糅合南北二宗,个性风格渐趋形成......画风缜密娟秀,灵气外露。”整幅作品中山水形象与空间创造具体而丰富,用笔用墨松动灵活,笔势富有流动感。画面清醒秀美,负气含灵,画中松树苍干虬曲,松针挺拔,大气繁茂;以描线法绘高士,单手抚琴,神态舒展。让人不禁有一种身处其中,享悠游忘我之感。
Lot 377
张大千 《柏猿长寿》
纸本镜片
1968年作
61.5×112.5 cm 约 6.2 平尺
款识:戊申新岁百吉,爰。
钤印:大千唯印大年、大千世界、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此作章法,是将黄猿置于一棵遒曲苍劲的青松上,黄猿左臂紧握直立的松树干,右臂自然曲伸,身躯佝偻,双腿蜷缩在树干上,充分表现出长臂猿的体态特征。黄猿的五官刻画十分精细,先以细笔勾勒,加以淡墨层层晕染,又巧妙地用白粉渲染面部,厚而不腻,薄而不失其色,结构准确,生动自然。毛皮以浓墨写成,凸显出毛绒绒、厚重的质感。树干、松针的用笔苍老洒脱,与黄猿的细写形成对比。倔曲古意的古柏,泼墨泼彩,将流动自如的水墨和石青色浑然一体,画面更加得深邃。整幅构图巧妙,猿猴形神兼备,又寄寓长寿之意,堪为佳作。
Lot 310
于非闇 《和平鸽》
纸本镜片
41×30.5 cm 约 1.1 平尺
款识:于非闇作。
钤印:非闇六十后作
备注:本作原由于非闇家属释出。
于非闇生长在北京,自小对于花鸟鱼虫也非常著迷,写有《都门养鸽记》、《都门艺菊记》,影响颇大。此件《和平鸽》取见方构图,画面为于非闇在50年代初独创的一种飞鸽工笔画样式,画中两只鸽子飞翔空中,品种各异,各具神态,遍身素羽,佐以丹足,俪以素闪,一种高洁幽静之致,跃然纸上。笔致工细,以天然矿物颜料入色,色彩艳丽,鸽身用朱砂填色,对色彩技巧掌握娴熟自如。两侧五彩祥云盈绕,犹见“霞光万丈、瑞彩千条”。此件作品所表现的祥瑞景象,凸显典雅、高贵、富丽堂皇的之气,堪称于非闇晚年精妙之笔。画面背景采用传统的掏蓝技法,工艺复杂,一变传统追摹古代缂丝的磁青底色,改用天青,更见明朗。前人有云“画物不难画心难”,此幅《和平鸽》不独造型准确,用笔设色更是恰到好处,以工笔重彩法填石青地衬托洁白的飞鸽,表达了和平的力量昂扬向上的精神,可谓形神兼备。
Lot 384
溥儒 《观鱼听蝉图》
纸本立轴
131×65 cm 约 7.7 平尺
款识:鱼戏多深藻,蝉鸣但故林。心畬。
钤印:一朵红云、旧王孙、溥儒、吾将此地巢云松
展览:“过海三家回顾展”,台湾长流画廊,1996年。
本幅山水以北宗典型构图法出之,形制巨大而气魄非凡。用笔远绍“刘、李、马、夏”的刚劲之气,却丝毫无“浙派”狂放、浮躁之感,只觉满纸鲜活,一片神韵而又充盈着“文人”画温润的“士气”。这是他在山水画中追慕恬静的禅理生活,以达到体物精微的传神之境。正如他自己论画有言“画飞泉宜施岩峦凹处,两岩相夹,茂树翳之,近则飞湍有影,无则穿云直下。若平冈不深,无蔽无隐,若逼阳悬布,一望靡余,尚何取于水哉!”观本幅山水,远景山泉直泻而下,中景以茂密林木、云气增其曲折回环之势。近景屋宇交错,几案纷陈,所绘诸多人物神情各异,尽得闲适高逸之境。望之一种和谐的宁逸之气扑面而来,设色淡雅,意境悠远而充满内涵。可谓是溥心畬山水画艺登峰造极的力作。
Lot 368
钱松嵒 《三湾》
纸本镜片
1962年作
79×110cm 约 7.8平尺
款识:三湾,钱松嵒。
钤印:钱、松嵒、大好河山
出版:《钱松嵒画集》P42,荣宝斋出版社,1999年。
展览:“笔绘山河·墨抒豪情—中国近现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盐城市美术馆,2021年9月16日—10月7日。
钱松嵒先生常以“一树成图”,对传统经典图像进行大刀阔斧的个性化改造,创造出造型雄奇的“钱家松”。是幅《三湾》,为钱松嵒创作转型期作品,可现其画风已变。三湾,地处江西永新。1927年,著名的“三湾改编”后,明确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首次宣布并执行“三大纪律”,深得人民群众拥护。在三湾,钱松嵒看见了秋收的美景、百姓的新居、村中的学童,翻天覆地的变化,给钱松嵒的创作带来了激情和灵感。此作《三湾》,笔墨活润,松厚老辣,设色更是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朱砂点染若赤霞,浓墨点厾铸古柏,黑、白、红之色彩对比,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烘托出气势磅礴的革命激情——是中国山水画领域令人击节称绝的色彩创新,是为经典。
云水禅心——佛教及铜炉艺术精粹
艺术收藏品是华夏文明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它以种类广泛和自身独具的魅力诠释着特写的历史。收藏和鉴赏不仅可以使人漫步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之中,而且还能使人在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同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宽泛的收藏领域中,佛教艺术品于历朝历代而言,都是一抹绚烂,她富有文化内涵,美学特征,更兼容精神属性,其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举凡寺塔、石窟、佛画、藏经、版刻、金石文物、供器,佛教文学(变文、宝卷等),种类繁多,不一而足。
Lot 624
四臂观音 清康熙
康熙宫廷
高:34厘米
铜鎏金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铜镀金四臂观音像,高73厘米。
此尊观音像头戴镂空状花冠,头顶束高发髻,余发垂肩,耳际缯带飞扬,耳下垂圆环,面相圆润,神态宁静。上身双肩披帔帛,帔帛于两手腕间分别绕成半圆环;下身着长裙,腰间束宝带,腰带下缀有联珠装饰;胸前佩项圈和联珠式璎珞,手足戴钏镯。帔帛及僧裙皆用写实手法表现,生动自然,给人以丝织物的柔软质感。跏趺端坐于莲花宝座上,双手于胸前合掌作祈祷状,余二手举于身体两侧,右手持摩尼宝珠,左手持莲花。莲花座造型优美大方,做工极其讲究,其整体呈半月形,宽大厚实,仰覆莲花瓣上下对称分布,环绕莲座一周,上下边沿各饰一周联珠纹;莲瓣宽肥饱满,其边缘及头部皆饰有精美的卷草纹饰。整体造型宽大、气势恢宏,而且手法写实、工艺精湛,展现出清康熙宫廷造像鲜明特点。此尊四臂观音像在造型样式、装饰风范、表现手法、工艺技术等方面完全符合康熙宫廷造像特点,特别是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铜镀金四臂观音像神貌极其相似,显示了康熙宫廷造像精致典雅、富丽堂皇的皇家艺术风范。
Lot 641
孝必能忠款马槽炉
明代
口径:9.7×7.8厘米
重:1198克
铜
2007年王世襄着《自珍集》P25 清“湛氏之炉”马槽炉。
观此炉原铜包浆,年久温养,为自然天成之腊茶色,赤色蕴黄,洁银藏紫,赤铜也。文房之炉,多细精小,马槽之炉,历来为文人崇尚,订制如此大器者,必为大家之用也。细察斯炉,宽长合度,高低适中,双耳谐称,四足规矩,刚正方圆,仪规森然,流线平行,尽显工艺。底刻“孝必能忠”四字篆书体,字峻底平,稚正章均,精妙之款也。《孝经·广扬名》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古人认为一个人在家侍奉父母能尽孝,那么他对国家对君王也一定能尽忠。指由孝敬父母即可判断一个人能精忠报国。这确乎为“忠孝合一”之典型言辞,在“君父合一”的人伦关系中,将“忠孝合一”的道德关系也更加确定,堪称订制作器也。
Lot 638
阿弥陀佛
宫廷风格 明正统
高:22.8厘米
铜鎏金
Lot 644
弥勒
斯瓦特 7-8世纪
高:12厘米
合金铜嵌银嵌红铜
Lot 627
举剑文殊
帕拉风格11-12世纪
高:10.8厘米
合金铜
Lot605
凌云堂款鬲式炉
明代
口径:9.8厘米
重:874克
铜
Lot656
兽形衔杯砚滴
明代
16.2×7.5×6.5厘米
重:954克
瓷器古董珍玩专场
瓷器的创造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瓷器是土与火的艺术,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瓷器的制作工艺、用料、窑工的技术、窑内温度的控制等诸多因素使得瓷器的烧造充满未知和挑战,明清瓷器作为制瓷史上的一抹亮色,是盛世气象的艺术体现,其品种繁多,千姿百态,造型多样,风格多变,官窑瓷器更是精细华美,不惜工本,成就不凡,体现了同时代最高的审美需求和制作水平,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在国内外重要收藏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明清杂项同样涉及门类众多,用料广泛,制作考究,与瓷器文化相辅相成,展现出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成就。
左右滑动查看拍品展开图
Lot 735
清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图棒槌瓶
高:46cm
直径:12.5cm
拍品为康熙青花经典品种,造型硕大,制作工艺精湛,传世较为少见。腹部通体以青花绘山间骑行、秋江渔乐图,全器青花发色幽兰,其青翠之感又被称为“翠毛蓝”,纹饰描绘细致,画面极富立体感,不失为文人雅士案几上之文房清玩。康熙时期的大型瓷器数量较少,而如拍品般品优质佳者则更是凤毛麟角。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相类藏品,其器型及白釉浆质感与拍品相近。另可参考纽约佳士得2014年3月20日,编号2147,尺寸、画意及青花发色亦与拍品十分相近,当时成交价为23.3万美金,可资参考。
Lot 716
清康熙鸡油黄釉暗刻夔龙纹双耳杯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高:7cm
来源:或于1912年12月7日购自伦敦山中商会Marcus Ezekiel(1854-1927)旧藏。
出版:《清风明月:风雨游艺录》,中华书局,2022年,图125。
明清时期,黄色为皇家专属,对于黄釉瓷器的管理更是十分严格,不得僭越,据清宫史料记载:“里外皆黄者,皇帝用;外黄里白者,皇后所用”。
拍品造型小巧秀雅,体轻质纯,几近脱胎,腹部两侧置对称戟耳,更现玲珑。内壁及底施白釉,外壁满施娇黄釉,中央暗刻双夔龙抢珠纹装饰一周,应为取材上古青铜器化裁而来。黄釉润泽如鸡油,正是民间所说“鸡油黄”。这种釉色是康熙御窑仿明代弘治娇黄而来,且工艺精湛,釉面光亮匀净,没有明代的兔丝痕,大气尊贵中又颇显娇艳可爱。本品器形虽小巧轻薄,但却不缺沉稳端庄,华贵之气,黄釉釉质滋润,为康熙朝御窑浅浮雕品种之佳作,是为“诸巧皆备”之典型。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均有相同器收藏,可资参考。
拍品或属Marcus Ezekiel旧藏,Marcus Ezekiel(1854-1927)及其子Victor Ezekiel(1905-1976)二人均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伦敦中国艺术收藏发展早期的领军人物,也是著名伦敦东方陶瓷学会重要成员。
Lot 711
清乾隆 胭脂红彩灵芝螭龙纹铴锣洗一对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
直径:12.7cm
出版:
1.《紫禁城的记忆—图说清宫瓷器档案·文房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页68-69,图30。
2.《清风明月:风雨游艺录》,中华书局,2022年,图132。
此对洗造型宽平端正,制坯匀厚,入手温润沉着。外壁用胭脂红彩绘饰,口沿饰如意云纹,器腹绘两条口衔爪携灵芝的 “香草龙”,底部饰莲瓣纹。胭脂红彩色泽郁丽鲜明,彩质细纯,绘饰用笔圆柔,螭身双钩轮廓,内用平涂技法,浓淡染出,微有光影质感,其上复施密集点染,更显匀谨细严。此类型洗存世极为少见,清末民国时已为藏界深重之物,被视作无款官窑,清宫造办处活计档及陈设档中亦有同类器之记述,如乾隆五十二年四月《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录:“二十四日……太监鄂鲁里交:……白磁紫花水盛一件(紫檀木座)(具宁寿宫),传旨具入百什件,钦此”;《养心殿陈设档》:“……东暖阁面西……白磁红龙钵盂洗壹件……”等。拍品实属难得一见之文房美器,成对保存,更为珍罕。
Lot 739
清乾隆 仿汝釉八方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33cm
直径:7cm
来源:伦敦苏富比,2014年5月14日,编号36。
拍品自口至足均作倭角四方形,形成不等边的八角状,档案中称为“八方一统瓶”,造型古雅灵秀,规整挺拔。通体施仿汝天青釉,釉面莹洁温润,釉质肥厚凝细,玻璃质强,色泽恬淡幽谧,仿若晴空如洗,圈足施以黄褐色护胎汁,以摹拟宋瓷之铁足效果,正是唐英《陶成纪事碑》中所载“仿宋铜骨鱼子纹汝釉”。方形瓷器制作难度很大,往往有“一方抵十圆”之说,拍品取八方为形,在各种造型的清代官窑瓷器中尤为特殊。此瓶器身光素不事雕饰,富有天然韵致,釉色与造型搭配得宜,自然淳厚却不失典雅气质,置于殿堂之中,颇富赵宋遗韵。
有清一朝,仿汝釉八方瓶仅乾隆、道光两朝烧造,乾隆时期制品存世较为少见。从清文档记载分析,乾隆一朝烧制仿汝釉瓷器主要集中在乾隆十三年以前。拍品为难得的乾隆宫廷陈设佳器,两岸故宫博物院均有相同器收藏。
Lot 736
清乾隆 霁蓝描金开光粉彩山水花卉图八方盖罐一对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75cm
来源:英国威斯敏斯特家族旧藏。
此拍品八方盖罐,器型规整,体量硕大却形美俊秀,成对保存,实为难得。瓶平口板沿,束直颈,丰肩鼓腹,腰部内收渐外撇,下承圈足。瓶盖上置蘑菇形盖钮,制作规整。通体施霁蓝釉作地,盖身及瓶颈部海棠形开光内绘粉彩花蝶图。瓶身腹部内开光以山水人物图及山石花卉图相间装饰,下承金彩锦地纹一周,圈足八面开光,四周亦装饰描金卷草纹,富丽堂皇。此对盖罐体量之大实属罕见,更以八方造型呈现,极为端正,更加难得。此器应为厅堂陈设用器,光彩宜人。英国皇家收藏信托基金会藏有一对霁蓝描金开光花鸟图大盖罐(馆藏编号:RCIN 2349),与拍品极为相似,盖顶亦装饰蘑菇形钮,百无一二。伦敦苏富比2014年秋拍售出一对雍正时期粉彩狮钮八方盖罐,体量较小,当时成交价为47,500万英镑,亦可对比参考。
Lot 749
清嘉庆 黄地粉彩婴戏图赏瓶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26.5cm
直径:7cm
此瓶造型及装饰纹样皆可见乾隆时期遗风,属典型嘉庆早期风格,故极有可能为嘉庆初年,乾隆归政为太上皇帝时,特别制作敬呈乾隆之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嘉庆朝蓝地粉彩百子图双耳瓶其肩颈装饰及主图背景栏杆的画法与拍品十分相近,可对比参考。瓶型舒展而优雅,颈两侧以双螭龙为耳,细节处施以矾红描金,腹部粉彩通景绘婴戏图,整个画面置于庭院、室内之中,童子相互嬉戏,寓意宜男多子、吉庆如意。嘉庆一朝的制瓷工艺完全承袭了乾隆时期的艺术风格,尤以早期最为突出,此时烧造的嘉庆御窑瓷器制作水准与乾隆盛世无二,确有“乾嘉不分”的感觉,其中粉彩琢器之精者,甚至超过了乾隆晚期的一般作品。
器成天下——新中国用瓷暨民国精品
此次“器成天下—新中国用瓷暨民国精品”共推出百余件陶瓷精品,涵盖民国名家、近现代大家集珍。从民国时期“青花大王”王步并同久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等瓷艺大家精品杰作。工艺大师与后起之秀齐聚一堂、传统技巧与创新手法交相荟萃,拍品涉猎广泛、意蕴深厚,尽显瓷艺诸家之能事。精品佳作跨越百年,为藏家勾勒出一幅中国近现代瓷器的瑰丽画卷。全面展现了我国陶瓷艺术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脉络。
Lot 901
勤工部景德镇陶研所 古彩缠枝花卉纹四面开光“农林牧副渔”大缸
50年代末
出版:《陶瓷美术》第二集合订本P12-13,中国艺术家出版社。
此古彩缠枝花卉纹四面开光“农林牧副渔”大缸为1959年轻工业部景德镇陶研所集体为国庆十周年献礼所创作。落款为“景镇陶研所”。缸谐音纲,立意纲举且张。彼时国家奉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艺术方针,农业政策则是农林牧副渔并举,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此缸作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瓷,用古彩描金(真金)的手法创作。画面由“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丰收喜庆的画面组合构成,在继承了康熙五彩优秀精华的同时,融入了人文绘画的描绘手法和版画、年画、剪纸、壁画、锦绣等民间艺术中的营养,作品色彩鲜艳明快,深沉厚重,搭配协调,古朴典雅。一件好的艺术品肯定具备鲜明的时代烙印,高超的艺术,与时俱进的思想来为上层建筑服务,并表达社会的发展方向。据相关资料显示,包含《陶瓷美术》在内的十几家国内刊物都有记载:此缸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而烧制,是件具有高度代表性的陶瓷大作。烧制目的明确,史料脉络清晰,存世量仅二只。此拍品曾在人民大会堂展览过,而另一只则收藏在江西省工艺美术馆,实属难得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Lot 872
民国 汪野亭 粉彩青绿山水四季图挂屏
画心:39×27cm×4
款识:
1.柳絮随风舞,江帆破浪来。民国十九年岁次,庚午夏月佛生前日野亭汪平写意。
2.最是西湖风景好,间株杨柳间株桃。民国十九年新夏月,仿乌目山中人笔法于珠山客野亭汪平。
3.风急雨如归,...可兴炎凉语。仿耕烟散人大意于昌江平山草堂。传芳居士野亭汪平写。
4.雪花大如拳,顷刻遍宇宙。书声不畏寒,飞进青松麓。翥山野亭汪平。
钤印:老平、平山、野亭
汪野亭是“珠山八友”中最擅长创作山水画的,作为景德镇陶瓷美术史上革故鼎新的艺术家,他以沈周、王石谷为师,上承明清两代画风,融百家之长,开“汪派青绿山水”一派,终成一代大家。本件粉彩青绿山水四季图挂屏创作于1930年,彼时的汪野亭已近知天命之年,正是其艺术创作的巅峰时期。此作以粉彩绘山水人物诗文图为画,借古人笔法,写今人心事。画面构图远近高低错落有致,用笔工写兼备,工整处描绘得细致入微,放达处笔墨淋漓酣畅,皴擦并用,整体细腻又充满生机。在保持每片瓷板特色的同时,做到了相互呼应,和谐统一。芳甸泛碧,黛岭语晴,远山空翠湿人衣;江帆破浪,春烟拂柳,云雾空濛雨渐晴。风急雨过,孤蓑笠翁,山间小桥荷锄归;大雪压松,寒江舟影,今夜何人又访戴?目之所至,秀丽山水任意徜徉;徘徊于斯,抚手轻叹而不能绝。东坡有言:“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汪氏此四图即如是也,画中有诗,耐人寻味。毫无疑问,汪野亭是一个划时代的陶瓷艺术家,他对于当代山水瓷画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此四季图挂屏作为中国山水瓷画由旧入新的重要转折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首次参与拍卖,实属难得。
Lot 906
60年代 张松茂 粉彩孔雀舞图瓶
钤印:张
高:19cm
轻工部陶瓷研究所60年代高白滑石子人物瓶。作者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制作,时代特征明显画工精美又有作者落款,该品为新中国60年代百花齐放创新时期的精品。
Lot 908
7501瓷系列 釉下红梅胜利怀
钤印:中国景德镇制
杯子高:13cm
碟子直径:14.6cm
新中国的器型由7501开始,该器型是设计者依据※※的思想境界而设计的最能体现※※气概的器型。杯身光滑圆润,瓷胎玉白,杯盖缀以珠纽,大气而不失精致,杯柄纤巧,别致细腻,杯身与杯盖上配套绘制的梅枝,衬于白釉之上,大气庄重又不失典雅浪漫。釉下红梅来自诗词《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Lot 865
民国 王晓帆 粉彩人物故事图文房四件
款识:嫩寒春晓,一九五二年春,晓帆王济画于瓷城;苏秦刺骨己卯冬月王晓帆画;赏菊东篱,癸未春月黟山人王晓帆写于昌江;乘风破浪,时在丙戌夏月黟山王济晓帆画于珠山客次小凡。
瓷板:19.5×12.6cm
印泥盒:6.8cm
水盂高:4.8cm
诗筒高:14.8cm
此作人物以落地粉彩技法表现,开相清秀,造型生动传神。衣纹勾勒准确精细,线条流畅生动。力求工巧的线描传统,用笔清新刚健。画外之情,使人迁想妙得,画面立意有借古开今之喻,表明作者在继承古代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和发展,显示出作者深厚的绘画功底。此作从绘画、书法、设色来看,王晓帆颇得其父王大凡的艺术真谛,两者作品水准可相媲美。
Lot 871
民国 王步款 矾红人物手抓壶
1942年作
款识:壬午竹溪王步画于珠山客次。
钤印:竹溪、王步、长湖、江西瓷业公司
长: 16cm
高: 8.5cm
寿佛身着红袍,僧衣以没骨法表现,只拓抹,无勾线,一笔绘成,衣纹褶皱流畅准确,极富立体感。人物线条流畅,矾红彩描绘,神情生动,衣褶分明,笔法有力,构图准确,色泽艳丽,风格独具。在王步的人物画中,笔墨分水相互为用,水中有料,料中有水,一笔落胎,既要人物传神,又要抒情达意,还要虚实结合表现个人风格,其难易程度远胜于山水花鸟画。王步不仅擅长青花,也精粉彩,其表现技法在传统粉彩艺术的基础上又加以创新变革,以国画的笔意,极具工艺材质的表现手法,把佛道人物刻画得细腻精妙。在壶后方有先生竹溪、王步二款,实属难得。
怡廉道古——中国历代钱币专场
此次怡廉道古——中国历代钱币专场分为四个专题。包含金银锭、现代币、机制币、古钱币等四个板块四百余件精彩拍品,“2018中国戊戌(狗)年十公斤金质纪念币”精美非凡、“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机器局造二角银币”面貌依旧、“清“咸丰元宝”宝河局当千样钱”品相极佳、希望得到藏家们的青睐。
Lot 1123
2018中国戊戌(狗)年十公斤金质纪念币
直径:180mm
面值:100,000元
重量:10公斤
成色:99.9%
最大发行量:18枚
发行编号:005
正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
背面:写实狗造型,衬以装饰狗纹样,并刊面额及“戊戌”字样。
为了纪念2018中国戊戌狗年的到来,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7年11月发行2018中国戊戌(狗)年十公斤金质纪念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铸造。
Lot 1160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机器局造二角银币
备注:马定祥旧藏。
此拍品字口清晰,全龙鳞满打,淡五彩原味包浆,铸工精良,文字风格不同于正常版式,满文粗狂有力,龙尾向右折弯,而普通版式则朝向左上方,整体龙图呈“之”字型,目前在各版中国银币目录丛书中未见记载,也未见国内外拍卖纪录,疑为当时之设计雏形,用做试机打样,可谓凤毛麟角,极为珍贵。马定祥旧藏,冠军分且评级仅此一枚,PCGS XF40北洋是现在天津地区的旧称,在清朝时被称为直隶省。北洋机器局,是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兵工厂,由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等人于1867年创办,1870年由李鸿章接办。光绪十三年(1887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建附属于北洋机器局的机器铸钱局(宝津局),铸造机制铜钱,铸币设备部分来自北洋机器局,部分从英国进口。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准许各省仿铸西式银币,时任北洋大臣的王文韶令北洋机器局试铸银币。根据海关报告记载,该年份所造银币“计一圆3000枚,五角2500枚,二角12500枚,一角5000枚,半角7000枚”,年底已发行。次年中旬英文《京津泰晤士报》曾报道初期所造大小银圆乃当军饷发放——参阅孙浩编着《百年银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页18。
Lot 1339
清“咸丰元宝”宝河局当千样钱
直径:60.4mm
此拍品币面娟秀健康,铭文字体雕琢明晰,其“咸丰元宝”四字直读,背穿上下“当千”,配满文雕琢宝局名,“宝河”两字横排,行文古朴苍劲,铜质精巧,包浆纯正,分布自然,形制规整,地章洁净,穿口规整,笔划有力,笔锋鲜明,布局协调规范,书法端庄,字口如切,极美品。
Lot 1029
“绍兴卄九年秋季帐前统制官”壹佰两银铤
铭文:绍兴卄九年秋季,帐前统制官王顺,今解到库银壹拾万两,每锭系市平佰两,行人刘贵,秤匠人赵铺。
重:3810g
备注:铭文中王顺为南宋著名抗金将领王德之子。
造型平首束腰,面阔底窄,铤面因冷凝而微浅沉凹,四角略显尖翘,体态舒展,具南宋中晚期官铸税银标准形制,银锭整体造型优美大器,文字布局舒展,铭文錾刻清晰,浅黄色原始包浆,通体保存完好,没有损伤,品相极为难得可谓,目前所见仅数枚,极为珍贵。
宜时秋月——中国历代纸币专场
我国纸币源于北宋之“交子”,演变沿袭至今,历史久远,底蕴深厚。民国时期纸币发行的品种、数量均居全球首位,近年来,纸币市场交易活跃,行情不断上涨,本次春拍共甄选清代至新中国纸币580余件,其中精品丰富,以下为部分珍品。
Lot 1777
同治六年(1867年)陕西巡抚部院军饷库平银壹拾两银票
PMG 15
出版:《中国军用钞票图典(清代、民国卷)》编号:A07-4
旧藏:
1.丁张弓良(20世纪60年代旧藏),中国著名纸币收藏家,编著《中国军用票图录》
2.马定祥(20世纪90年代递藏),中国著名钱币学家,主编《中国钱币大辞典》
3.黄琦(2007年递藏),香港企业家、纸币收藏家,编著《中国军用钞票图典》
4.江南名家(2010年递藏),纸币收藏家
拍卖纪录:
1.中国嘉德2007春季拍卖会-马定祥钱币收藏专场-lot3030-成交价RMB 212,800
2.华夏珍藏2010春季拍卖会-黄琦收藏中国军用钞票专场-lot3089-成交价RMB 672,000
此件同治六年陕西巡抚部院军饷拾两银票,作为当时的一种金融票证,银票设计风格独特,发行背景特殊,是当时清军镇压西捻军之兵饷,发行时间极短,不到半年就停止发行并收。这张银票也是同治年间政府唯一发行的银两票,是研究清晚期陕西地区社会经济极为重要的金融实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这种左宗棠以陕西巡抚部颁发的军饷银票堪称为“中国第一种军用票”,是中国清代钞票之鼎级大珍品,极为罕见,弥足珍贵。且此壹拾两面额目前存世仅见三张,其中一张由上海博物馆所珍藏。
Lot 1639
民国三年(1914年)中国银行袁世凯像壹圆、伍圆、拾圆、伍拾圆、壹百圆样票五枚大全套
壹元PMG 64
伍圆PMG 63(此分数为亚军分)
拾圆PMG 64EPQ(此分数为冠军分)
伍拾圆PMG 66EPQ(此分数为冠军分)
壹百圆PMG 65EPQ(此分数为亚军分)
此拍品色彩饱满,品相一流,是中国银行纸币之大名誉品,目前所发现之成套者屈指可数,堪称吉光片羽,诚可遇而不可求也。1914年3月,北洋政府向美国钞票公司订印中国银行国币券壹圆一亿枚。后经磋商,决定将一亿枚壹圆国币券,除五千万枚照印外,其余五千万枚改印伍圆、拾圆、伍拾圆、壹百圆四种面值,总值共计六亿元。首批新钞在由美国运回中国途中沉没,为避免散出的纸币流入市场,当局决定此钞不正式发行。封存于中国银行及财政部仓库。1917年10月26日,经财政部批准,将封存的钞券全部销毁。
Lot 1673
民国元年(1912年)交通银行五色旗版拾圆
交通银行是近代中国成立最早并存续至今的商业银行之一,回顾交行历史,品鉴交行钞券,是一种相遇,亦是一种相知。交通银行早期发行的券种在历次更换版别后陆续收回销毁,故存世量极少,纵观其钞票发行史,票面设计上行业特点明显,已成为国内外纸币收藏家的珍品。此件拍品乃交通银行纸币之罕见名品,诚可遇而不可求也,资深藏家出品,全新。
美好生活专场
美好生活首拍将欣然呈献我们精心臻选的璀璨钻石、瑰丽珠宝、翡翠、茗茶名酿、玉器茶器以及全球顶尖品牌饰品。本场拍品无一不是重量级臻品,无不是凝聚伟大传承的艺术典范,美不胜收!同时特别为养生、养心爱好者爱好者呈现陈年新会陈皮、甄选顶级花胶、百年野山参等养生食材。
Lot 123
特等野山参—参王
编号:202141804
鉴定机构:国家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鉴定结果:生晒野山参特等
数量:壹支/盒
参龄:壹百年以上
参品干重:20克(参考)
此苗野山参出土于长白山山脉。芦:三节芦,芦碗紧密(圆芦的长度加上50多个芦碗再加上大残三次。)芦蜿蜓苍老挺拔.参龄百年以上当之无愧!艼:枣核艼,跨海灵体,膀与圆芦之间的纹理深兜,外侧纹如铁线,皮条须,皮色黄白,超级海绵体。百年以上野山参的顶级,极高的药用价值收藏价值。
Lot 103
霰打纯金壶
底款:「纯金」。
重量:752g
高:13cm
本品为纯金所制。短流、折肩、弧腹,提梁的曲线优雅流畅,壶身满铺渐变而匀称的霰纹,盖顶帽以桔梗花苞为钮,更显清新脱俗。
Lot 111
15年 本港湛江赤嘴公肚(6只)
净重:902g
Lot 226
付雪飞大师工作室缅甸天然翡翠糯冰种春带彩摆件 龙凤观音
767.6克
左:245 克
右:386.5 克
245×160×13mm
缅甸春带彩翡翠《龙凤观音》摆件作品,以翡翠为原石,巧妙布局,引入传统佛教题材,精心雕琢出观音形象。 作为佛教人物的典型,雕刻师十分擅长用于营造意境,结合多方面的设计,巧妙布局,龙腾四海,凤舞九天,来衬托出观音的神圣地位,给人一种光芒四射的感觉。 采用圆雕、浮雕等多种雕刻手法的结合将庄严神圣的观音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使得作品形象显得立体感十足,翠色部分巧雕如意,使雕刻内容更加生动鲜明,通灵逼真。
Lot 111
15年 本港湛江赤嘴公肚(6只)
净重:902g
Lot 16
艺林藏珍·艺术生活系列张中闻八仙瓷板画
长:115 cm
宽:40 cm
Lot 34
知竹山房·乞巧四件套
尺寸不一
↓点击下图查看电子图录↓
上海匡时拍卖有限公司
上海市静安区成都北路199号恒利国际大厦1901室
咨询电话:(021) 6136 8522
邮箱:shanghai@council.com.cn
房间预定 & 办理电话委托:13585775776方小姐
文章转发自上海匡时拍卖有限公司,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