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人希波克拉特曾说:“艺术长存,而我们的生命短暂。”
明末清初一般指代明天启、崇祯年间至清顺治、康熙年间(公元1621 年-1654 年),即公元十七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景德镇制瓷产业发生了巨大转折,主要表现为民窑的崛起,学界将这一段时间称为景德镇瓷业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期”。
明万历年间,由于万历皇帝长期罢朝,国家运转陷入混乱,政治日益腐化。长期把持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官窑系统也随政权一道陷入颓势。官府无暇对民窑进行之前严格的管辖,且由于官窑系统的颓废,导致出现“官搭民烧”的代理加工形式,民窑陶瓷烧造技术因此进步迅速,并且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得民窑瓷业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产品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也正是这种突破,使景德镇瓷业在明末清初之际达到巅峰状态,也为这一阶段瓷画艺术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今天我们就几件代表性瓷器来看看明末清初这段特殊时期的瓷画特色,及其影响因素。
<<点击图片直接参拍>>
清康熙 青花山水纹棒槌瓶
来源:国营文物商店
H:46.5cm
明末时,随着国产钴料淘选技术的发展,国产钴料的纯度大幅提高,并且逐步取代了进口钴料,成为这一时期民窑青花的主要原料之一。《明神宗实录》万历十三年乙亥条记载江西矿税太监潘相上书中即说:描画瓷器需用土青,惟浙青为上。
得益于青花钴料提纯技术的发展,在许多明末清初点景人物的表现当中,都运用青花钴料的浓淡变化,表现出人物和山水的特征。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被称为“墨分五色”,也正是如此,此时的青花瓷画能够表现得壮阔大气,犹以大件(如此康熙棒槌瓶)为甚。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陈洪绶山水画)
(大英博物馆藏明代山水画)
(华艺迎春拍拍品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陈洪绶花鸟画)
绘画细腻入微,山石层层铺叠,由远及近排列得当,绘以皴擦,阴阳相背,山石立体感十足,这种主题受到同时期的人文画影响较大,如陈洪绶的山水、花鸟画意等,此时期青花山水纹饰整体画风的意蕴也与该时期文人绘画相似。
(华艺迎春拍拍品局部)
(《芥子园画传》、《人物屋宇谱》中之一页)
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文化的蓬勃兴起,印刷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资本主义萌芽在手工业的渗透,晚明的版画呈现出一派崭新的风貌及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延续到了清初,使得明末清初的版刻在其社会动乱时期依旧保持强劲的生命力。明末清初的版画与画谱无疑为瓷绘工匠提供了摹本,并且影响了该时期的青花和五彩瓷绘。比如这幅青花“游山图”中的文人运用简洁的面将人物概括为头部和身体两部分,就是受到当时如《芥子园画传》等的影响。
明末清初的瓷绘不仅反映了青花瓷绘史的沿革,更是该时期多重因素合力作用下的结果。
<<点击图片直接参拍>>
清康熙 青花“宝氏兄弟”人物故事图大盘
H:41cm
(清代 “宝氏兄弟”人物版画)
再如这件康熙时期的“宝氏兄弟”人物故事图盘,文官书卷气质尽显,武官威武霸气,说的是五代时宝禹钧五子科举考试,接连中举,有诗云:燕山宝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香。历代民俗版画中皆有流传。
(清代 “考文考武”人物版画)
古时人们相信世间一切万物都为天授,君权天授,考中状元也是文、武曲星君赐给的,封建社会此类文武官题材不乏少数。为了获得文人士大夫的特权,以及摆脱自古以来身份阶层的被压制,晚明考取功名的人数大大增加,此类题材还有“考文考武”等,有着“金榜题名”、“才华显著”、甚至“官运亨通”的美好寓意。
(华艺迎春拍拍品局部:西厢记瓷画之《庭院赴约》、《琴童报张生及第》)
(德国科隆东方艺术博物馆藏《西厢记之琴童报张生及第》)
鲁迅先生曾言:“中国的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经有过很体面的历史。”这种体面的历史在明时达到顶峰,尤为晚明时期最为鼎盛,其中最为突出的卷作当属《西厢记》。《西厢记》作为“北曲的压卷”之作,特别是在明清两代,《西厢记》的刊刻出版、文人品评、舞台表演达到顶峰,同时期,随着制瓷业的发展,瓷器纹饰中的戏曲人物与故事情节也越来越多。明清时期瓷画《西厢记》不仅数量众多,几乎涉及到《西厢记》的每一个重要的关目和细节。因此,明清时期《西厢记》纹饰瓷器在明清戏曲瓷画中极具代表性,是戏曲《西厢记》的传播发展的另外一种重要途径。
(华艺迎春拍拍品局部:西厢记瓷画之《十里长亭别张生》)
(华艺迎春拍拍品局部:西厢记瓷画之《十里长亭别张生》)
(德国科隆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里长亭别张生》)
这些场景,明中后期以来,随着《西厢记》戏曲文本的繁荣,版画的刊刻以及制瓷工艺的发展,带有《西厢记》故事纹饰的瓷器数量逐渐增多。明清《西厢记》版画的出现为瓷器纹饰的烧制提供了粉本,明清版画《西厢记》在人物服饰、环境渲染、构图排版等方面直接影响到当时瓷画的创作,版画和瓷画两者之间既有继承又有区别。
(华艺迎春拍拍品局部:西厢记瓷画之《莺莺思忆张生》)
据学者倪亦斌统计,明清瓷画《西厢记》出现的场景比现存的版画册页上所呈现的更多,可以说,瓷画大大拓展了当时戏曲文本的边界。除了西厢记外,明代后期雕印版画作为一种专门艺术,各地书肆所刻印的佛经、戏曲、小说和一些通俗书籍上所附版刻插图,有绝大部分都成为了瓷画的粉本。
<<点击图片直接参拍>>
明崇祯 青花花鸟纹觚
来源:国营文物商店
H:48cm
(华艺迎春拍拍品局部)
(清代 苏州版画)
<<点击图片直接参拍>>
清顺治 五彩人物故事图罐
H:20.2cm
(万历三十四年浣月轩刊本《蓝桥玉杵记》)
<<点击图片直接参拍>>
清康熙 五彩四妃十六子罐
H:19.8cm
(清代版画 九子十成)
【点击图片 进入专场】
【点击图片 进入专场】
“华艺淘珍·迎春拍卖季”,此次瓷器·玉器·工艺品部将推出五大专场,以线上展拍及线上、线下预展的形式为各大藏家朋友呈现两百多件精选古代艺术品,其中有老牌国营文物店、苏佳及早年拍卖等众多来源有序的精品,线下预展已于1月3日正式开幕,期待藏家朋友们的到来!
线上展拍:1月3日-1月6、7日及8日
(“华艺淘珍”APP、“华艺淘珍”微信小程序)
线下预展:1月3日-1月8日10:00-17:00
地址:华艺国际艺术中心(广州市越秀区东湖路125号)
敬请拨打专线预约看展:
020-87306600 / 87306559
- 线下预展现场展示 -
推荐阅读
12-27
12-28
12-29
12-30
华艺淘珍2023迎春拍 | 新春献礼第一弹
12-31
1-1
华艺淘珍
引领艺术生活新方式
华艺淘珍是华艺国际倾力打造的艺术品线上交易平台,由三大版块组成:淘珍拍——每月优选、淘你所爱、线上竞拍;同步拍——大拍实况、一机同步、指尖竞价;天天拍——艺趣好物、出价即得、天天可拍。秉承“专业剖析、品质严选、美学指引”之理念,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多维同频呈现不同层级艺术品,满足藏家及艺术爱好者的艺术品消费、收藏、投资等各项需求,致力于引领艺术生活新方式。
欢迎下载“华艺淘珍”APP
为您提供专业的线上拍卖服务
长按跳转至“华艺淘珍”小程序
滑动查看华艺国际联系方式
文章转发自华艺国际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