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卖行 - 2022年10大拍卖公司排行榜

十九世纪广绣披肩,最受西班牙王室钟爱的外销奢侈品

  • 收藏拍卖杂志
  • 2023年1月02日06时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明清时期丝绸作为重要的大宗商品远销世界各地,广绣丝织品是此时期外销品中的翘楚,以被面、枕套、床楣、披肩、头巾等大尺幅生活日用品为主,广绣披肩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广绣披肩在西方被称为“中国披肩”(Chinese shawl)或“马尼拉披肩”(manton de Manila),而后者是广绣大披肩在西班牙及西班牙属殖民地的特有称呼。据统计,1772年前后,广绣披肩在欧洲的销量达80000条。到1776年销售量又有所增加,仅英格兰公司一家就输入了104000条。1822—1826年,从广州出口至美国的披肩高达888000条。


1926年出版的《西班牙区域服饰》的插图图源:蔡琴



01


马尼拉披肩的由来


1492年,以神秘的中国为航行目的地的哥伦布发现了美洲。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后,西班牙开辟了美洲通往菲律宾的道路。为了拓展在东方的势力,1571年4月13日,西班牙人黎牙实比奉命攻占马尼拉,并将此地作为统治菲律宾的行政首府和通往美洲的唯一港口。菲岛王家财政监督安德烈斯·马尔多纳多在写给西班牙国王的信中指出∶“马尼拉是开展与中国、日本等地贸易的最理想的地方,从马尼拉到上述任何地方去,都是弹指间的事。”此时马尼拉土著已经和被称为生理人(即“生意人”)的中国人进行了长期贸易。


航线图 图源:网络


由于当时菲岛西班牙当局对华商的亲善态度,以及西班牙是此时欧洲最富强的国家,拥有美洲源源不断的金银,具有极强的消费力和购买力。1573年7月1日,两艘满载中国商品的大帆船离开马尼拉前往美洲,并于同年11月15日和11月24日先后抵达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其中部分商品又转运到西班牙,以此为开端,形成中国—菲律宾—墨西哥—西班牙之间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多边贸易。


1813年10月25日,西班牙国王下令终止菲墨贸易,1815年,“麦哲伦”号自阿卡普尔科返回马尼拉,绵延近250年的菲墨贸易至此结束。这些往返在马尼拉与阿卡普尔科之间的帆船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它们运输的中国商品以数目巨大的丝和丝绸为主,马尼拉披肩亦因此得名。


同时,从18世纪起还存在中国—菲律宾—西班牙大三角贸易,经长期发展,马尼拉已是西太平洋的繁华国际贸易中心,被誉为“新威尼斯”“东方的奇迹和珍珠”,仍具有重要地位。历史学家卡耶塔诺·阿尔卡萨尔·莫利纳在其《十八世纪的总督辖区》中谈到,中国人以他们的丝绸和名贵商品使马尼拉发展成可以和欧洲任何集市相媲美的著名集市,并和新、旧两个世界都建立起商业联系。


弗雷德里克·巴齐耶 法国 《家庭聚会》1868年 布面油画 152×230cm 黎奥赛博物馆




02



马尼拉披肩在19世纪的西班牙


马尼拉披肩在西班牙何时兴起,目前仍然是学术界值得探讨的问题,但对于马尼拉披肩在西班牙19世纪的销售情况以及西班牙人对其的态度,可从西班牙19世纪著名现实主义作家贝尼托·佩雷斯·加尔多斯(Benito Pérez Galdós)于1887年出版的作品《两个女人的命运》中略知一二。


19世纪时,西班牙披肩商店里陈列着“真人一般高大、身着中国宫服的时装模特儿”,墙上挂着与真人同样大小的广州刺绣专家阿雍及他十四个妻子的画像。西班牙妇女会在人生中重大的时刻,如洗礼和婚礼的时候穿戴它,马尼拉披肩售价曾经高达“三千、四千、五千雷阿尔”。许多贵妇披着大披肩参加化妆舞会之后,第二天就把它装在盒子里,送到店铺来,由专门擅长折叠的人按照传统的手法:“每三道花条折一下,每四个穗头叠一下,而且还要把边掖在里面,让中心图案露在上边。”西班牙人对待马尼拉披肩珍视的态度也在作者的描述中生动起来:


(阿雍)是马尼拉头巾的刺绣专家,是把鲜艳美丽的花草枝叶印上织物的发明者,也是一位用花绸和飞鸟来歌唱爱情的多产的诗人。这位杰出的中国人赢得了西班牙妇女的感激,因为是他给她们送来了别具风格的华丽的大披巾,使她们大为生辉。这种马尼拉大披巾雅俗共赏,贵贱咸宜,对贵妇和吉卜赛女人都很相称。裹上这样的拔巾,宛如置身在精美的图画之中。现代工业生产的任何东西,都无法和这种充满纯朴的诗意的大披巾媲美。披巾上花盛开、柔软贴身,颜色素雅、风靡一时,巾边的流苏令人仿佛处于梦幻仙境一般眼花缭乱,光彩照人。这种明亮的饰物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但是,在民间,还有不少人精心保留着它。每逢一生中的重大时刻,在举行洗礼和婚礼的时候,把它从箱子里取出来,让它随着欢快的颂歌随风飘荡,……尽管服装的时式变化无常,但是这种披巾,象神话,象童话,质朴大方,五彩缤纷,惹人喜爱。


克劳德·莫奈 法国《戈迪拜尔夫人》 1868年 布面油画 217×138.5cm 巴黎奥赛博物馆


1840年以后,受到欧洲“庄重的颜色”的影响,以及英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和垄断——新航线的开辟与苏伊士铁路的建立,中国和西班牙之间的贸易逐渐衰退,转而形成以中国和英国为中心的贸易体系。马尼拉披肩的销售情况亦受到影响,不仅价格骤跌,使用阶层也由贵族转向平民。


“我们(西班牙)通过加的斯和好望角同那些遥远地区进行的贸易破产了。阿雍和申括不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他们转而成了英国人的朋友。这两位艺术家的后继者,多产而有灵感的金冲,用英文同们的商人通信,用英镑为他的货物标价。自从新加坡在地理上的重要性出现以后,广州和上海的纺织品不再用多吨位的三桅帆船,不再用加的斯、费尔南德斯·德·卡斯特罗、库埃斯塔、鲁维奥的船主们的船转运了。”

1845年之后,二手马尼拉披肩价格跌至“五十个杜罗”“二十五杜罗”“大披巾也徐徐地从美貌女性的肩上跌落”。


马尼拉披肩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广州制造的马尼拉披肩


马尼拉披肩以独特的构图、精美的刺绣、精致的流苏区别于同时期其他类型披肩。披肩上的刺绣多以人物、花鸟为主题,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花卉图案有牡丹、荷花、芙蓉、玫瑰、兰花、菊花等,飞鸟则以锦鸡、鸳鸯、孔雀、麻雀见长,甚至为迎合西班牙王室及上层贵族对中国特色建筑物的情有独钟,披肩上也经常出现中国建筑和山水风情等图案,这些是广绣所擅长的。广绣用色讲究、颜色清新、构图饱满、题材丰富、繁而不乱,具有针步均匀、针法多变、纹理分明、善留水路等明显的画面特征。广绣这些特质以及广州外销品独特的“亚洲包装箱”深深地吸引着西班牙人。


清黑红漆描金人物纹披肩盒、盒架


清黑红漆描金人物纹披肩盒盒架


盒长54厘米,宽54厘米,连木架通高49厘米。该套漆器由黑红漆描金披肩盒、内套纸盒和黑漆描金盒架三部分组合而成。


披肩盒盖面正中饰红漆描金海棠形开光庭院人物纹,盖面背底正中绘有人物花卉纹及椭圆形开光。盒身四面饰山水人物纹,正面一角贴有“白本桷满花大巾”字条。漆盒内置纸盒,纸盒正面大开光,内里彩绘庭院人物图,人物面孔采用象牙贴面,人物服饰用丝绢裁剪贴上,立体感强。大开光外饰一周16个圆形小开光,开光内分别绘制牡丹、莲花、荔枝、佛手等传统和岭南特有花果图案。盒架四直脚,有牙角,十字枨上置海棠形模板,四角位饰黑漆描金缠枝纹。


该套漆器纹饰繁丽,描金技法细腻,富丽堂皇。根据字条猜测应是放置广绣外销披肩的装具。


清黑红漆描金人物纹披肩盒盖面


清黑绸地绣花卉纹披肩


长208厘米,宽193厘米,含编织格流苏长22厘米。披肩采用九宫格构图,内正方形被划分为横三竖三的九宫格,四角方格绣主题图案,其余五格留空,即中心十字留白,流苏较短,是典型的19世纪40年代的披肩风格。披肩上彩绣有牡丹、莲花、菊花等纹饰,图案热烈奔放、色彩绚丽,花朵栩栩如生。


清黑绸地绣花卉纹披肩


清白绸地绣庭院花卉人物纹披肩


长236厘米,宽235厘米,含编织格流苏长26厘米。披肩构图可见显眼的四角定位,中心十字填补以稀疏的细枝蔓,有一至两个装饰边框,流苏较19世纪40年代有所增长。


披肩呈半对称布局,一侧绣庭院人物,中式凉亭内身着戏服男女相向而视,人物面部五官精致,四周环绕牡丹、月季等。另一侧绣有连枝花卉纹,大团花卉使用了留水路刺绣手法,广绣擅长留水路,通过相邻的刺绣面块间留出的空白线条,以区分物象间的造型与勾线,使物象清晰、明确,具有装饰性。


清白绸地绣庭院花卉人物纹披肩


清白绸地绣庭院人物纹披肩


长239厘米,宽237厘米,含编织格流苏长41.5厘米。披肩呈对称布局,四角主图案绣有竖高通风的凉亭、牧童耕牛、书生书童、仕女蓬船等中国人物和动物形象,颇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意象,花卉、飞鸟、蝴蝶间布其间,装饰边框以连枝花卉和栏杆为主,四角饰有花篮。颜色清素雅丽,极富中国情调。


清白绸地绣庭院人物纹披肩


清白绸地绣花鸟蝴蝶纹披肩


长239厘米,宽238厘米,含编织格流苏长40.5厘米。披肩以四只色彩斑斓的雀鸟环绕花卉为中心四宫格的主体图案,饰有3条装饰边框,最大装饰边框的边框角图案是两只雀鸟以花卉为中心相视。19世纪50—60年代,马尼拉披肩装饰边框增多。披肩色彩斑斓,灵活飘逸的雀鸟姿态,热情绽放的花朵,以及翩翩起舞的五彩蝴蝶,无不显示出对西方人喜好的迎合。


清白绸地绣花鸟蝴蝶纹披肩


清黑绸地绣人物纹披肩


长206厘米,宽204厘米,含编织格流苏长28厘米。披肩构图繁复,密不露地,主体和两条装饰边框均饰以庭院人物花鸟纹,有三十多个服饰、动作、神态各不相同的男女人物,二十多种动物,二十余座不同风格的亭台楼榭。采用广绣图稿设计常用的构图手法——重叠空间,将各单元的人物故事场景形态、千姿百态的亭台楼阁、色彩斑斓的动植物等整合在一个水平空间内,产生繁复华丽的效果。


清黑绸地绣人物纹披肩


清白绸地绣庭院花卉人物动物纹披肩


长264厘米,宽262厘米,含编织格流苏长50厘米。为呈现“白加白”视觉效果,披肩选用同色系绣线,形成光亮明暗对比,利用针法、针程方向以及线的反光度等元素,使单色绣突显层次变化和立体效果,既突出主体纹饰,又增添文雅。


“白加白”工艺于18世纪初传入广州口岸,在广彩瓷器、广绣上均有应用。披肩绣线劈丝精细,清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若卢眉娘者,巧于刺绣,皆古今绝奇女也……又能以五彩丝一缕分为三缕”。披肩以两条盘曲腾云驾雾、若隐若现的龙中心对称,四角绣有亭台楼阁、岭南风格镬耳屋、仙鹿麒麟,人物形象各异,或吹笛,或牵马,或扫地,生动形象,极富生活气息。


清白绸地绣庭院花卉人物动物纹披肩


清青色绸地绣人物花卉纹披肩残片


绣有六位人物,轮廓清晰、神态生动,尽显广绣上下手工技艺。清代乾隆年间,广州刺绣业成立锦绣行绮兰堂,其中有一条重要的规定,只有俗称“花佬”的男绣工才能加入行会,女子绣得再好也只能是“从属”。一般广绣刺绣分上下两道工序,女绣工只能按图稿绣简单的部位,第二道工序则由“花佬”男绣工完成,他们专绣人物面部五官情态、衣服上的纹饰褶皱,以及飞禽走兽的嘴爪、神态和羽毛花翎等精细部位。


清青色绸地绣人物花卉纹披肩残片


时至今日,在西班牙重大节日,女性仍然保留着身着大披肩的传统。披肩亦是西班牙特色舞蹈弗拉门戈中必不可少的道具。在墨西哥,马尼拉披肩与当地文化结合,衍生卡拉米洛披肩,成为墨西哥妇女身份的象征,影响深远。而在中国,这也成为广绣的典型代表之一,成为繁盛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见证。


融入西班牙服饰珍宝




编辑|张诗溦
校对 | 嘉琪
资料、图片|广州博物馆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


·

·


往期精选

·

·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